深圳文博会凸显交易功能

  一年一度的深圳文博会,今年来得更炫目。面积达10.5万平方米的主展馆设置“文化产业项目交易馆”、“创意生活馆”、“影视动漫游戏馆”、“演艺产业馆”、“创意设计馆”、“新闻出版馆”、“美术馆”和“工艺美术馆”等8个专业展馆,有近10万种展品闪亮登场,其中包括流失国外140多年的4件圆明园生肖青铜兽首在深圳首次亮相。


  文博会交易额远超往届


  5月14日开幕的深圳第六届文博会,首日主展馆各个专业馆项目及产品成交额已逾456亿元,其中过亿元的成交项目就有98项之多,而最大的单笔合同成交项目涉及金额43亿。据文博会组委会新闻发言人尹昌龙介绍,本届文博会交易额总和将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元。


  尹昌龙表示,今年在文博会各个主展馆、分会场统计指标体系里面专门设了一个“文化+科技”和“文化+旅游”的统计指标和模块,这两者的成交额接近文博会开幕以来成交额的一半。他还透露,文化产业核心层成交额是58.124亿元,八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成交额是215.171亿元,超过亿元成交项目达到98项,超过10亿元项目达到13项,最大单笔合同成交项目涉及金额43亿元,最大单笔意向成交涉及金额100亿元。


  鹏沪首度“对话”文博会


  作为相继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并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的深圳和上海,首度在本届文博会期间展开对话与互动。在“设计之都———深圳&上海文化产业合作双城论坛”上,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等多家相关协会的负责人及多家知名设计龙头企业和深圳设计界欢聚一堂,共话如何以合作赢未来。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认为,鹏沪两个城市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从平面设计与工业设计实力来看,深圳更胜一筹,在广告、建筑和时尚设计等方面有非常强的力量,上海则有着较大的国际影响。”


  未来可能更名“文交会”


  随着深圳文博会的交易功能越来越显著,关于未来是否会更名为“文交会”的声音也不断被提起。对此,尹昌龙称“可以考虑”,他认为文博会从诞生之日至今的六年里,一直在推动买家、卖家双方的交流,重视成交量、签约金额,得到逐步凸显的交易功能已成为它的鲜明特点之一。


  “广州有广交会,深圳有文博会,在推动中国产品出口方面,文博会和广交会承担着同样的历史使命,都是交易的重要平台。”尹昌龙说,对于改名为“文交会”的提法,他表示组委会将会给予考虑,但文博会展示的都是文化产品,正是需要观众、引起人们关注的,因此“博览”的功能不太可能完全去掉,还是会有所保留。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