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城遗址保护巡视员:唐代瓮城遗址已被垃圾包围

 

唐西门瓮城遗址边缘众多生活垃圾

 

    近年出土的唐代西城墙最北端“西门”遗址,见证了唐代扬州的繁华。据悉,在中国大遗址中,这一城门及其瓮城的遗址都保存得比较好。昨天上午,唐城遗址保护巡视员向记者反映,这个西门瓮城的遗址已被破坏得不像个样子了。

    昨天上午,在唐城遗址保护巡视员指引下,记者来到现场。这一古遗址紧挨着一个建筑工地的生活区,四周全是散发着阵阵臭味的生活垃圾。与之混在一起的,是随处可见的唐代城砖、瓷片。

    现场一位文物工作者告诉记者,唐罗城西城墙一共有4个城门,而在瘦西湖万花园二期发现的是最北边的一个城门。

    据这位文物工作者介绍,这个唐代西门遗址,在全国大遗址中,都算保存得比较好的,去年又用玻璃罩进行了保护。现场这个地方,就是唐罗城最北边一个西城门的瓮城,其作用就是为了保护这个西门城门。“这里是唐代的古遗迹,不能随便动的”,可现在,“连护城河也已被建筑垃圾填埋了,瓮城遗迹几乎看不出来了”。据其介绍,已有不少人来到这个文物发掘现场“淘金”了。

    采访中,不少市民向本报提出,文物既然被挖掘出来了,文物保护部门应加强保护管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不要因贪图一时方便等原因而破坏古遗原貌,破坏让扬州人引以为荣的历史文明。 

    小编快评

    文物是一个城市历史文明的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物却不同,再生产出的东西就不是文物。

    近日出土的唐代西城墙最北端“西门”遗址,见证了唐代扬州的繁华。据悉,在中国大遗址中,这一城门及其瓮城的遗址都保存得比较好。这个遗址的抢救发掘,无疑对研究扬州乃至中国的历史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掘出来,是扬州人的一件幸事;不幸的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并没有把它保护好。如果哪一天,这个遗址在我们的纵容中消失或被破坏,扬州这个城市的部分历史文明也会随之消失或黯淡。没有了城市精髓,我们留给后代的只是一个城市空壳!

    保护文物,请立刻从点滴做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