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文博会共吸引1797家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何俊/摄
1985年,在深圳特区成立的第五年,一座在当时极具先锋创意的文化场馆在深南路和红岭中路交界处开建。尽管由于种种批评的声音,这座场馆延迟了两年半才真正开始施工,但是多年之后的今天,这座被称为深圳人文化摇篮的深圳大剧院依然实施着承载市区大部分舞台艺术表演和演艺产业发展的功能。
在很多文化人的解读中,要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敢设想并修建这样一座“奢侈”的文化场馆,充满超前意识的深圳人无疑具备了高瞻远瞩的目光。
2010年,当深圳的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举办了五年之后,第六届文博会面临着亟需提升以引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压力。延续着超前意识的深圳人同样清楚地意识到,第六届文博会将会是一次重要的转型。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5”这个数字具备节点的功能。五年文博会,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展会运作机制,取得的诸多项目签约成就以及海内外买家、专业会展协会的褒扬已成历史,跨过五年文博会的节点,第六届文博会被赋予了更高更深刻的含义。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代市长王荣对第六届文博会寄予厚望:“虽然是第六届,可是我们要把它看成是迈出一大步的新台阶,今年第六届文博会在中央提出更高要求、寄予很大希望这样一个背景下举办,不管形式还是内容都要上一个新台阶,得到一次新提升,确实要把第六届文博会办成国家品牌,进一步推动深圳产业转型、推动深圳城市提升,丰富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窗口城市的内容。”
把第六届文博会办成国家品牌,进一步推动深圳产业转型、推动深圳城市提升——作为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在第六届文博会自信满满的背后,是蓬勃发展的深圳文化产业的支撑,也是2009年深圳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交出的一份让人惊艳的成绩单。
2009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继续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与文博会的会龄巧合的是,这也是文化产业增加值近5年来持续以此速度增长。在这其中,深圳广泛利用文化与科技、旅游相结合的自身优势,涌现出一批批跨产业、跨行业合作的文化企业标本,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产业链条的完善和资源的融合。
——2009年,作为“文化+科技”旗舰的华强文化销售收入比2008年增长100%,利润增长600%;
——深圳腾讯集团营收突破100亿元,稳居全国互联网行业首位,330亿美元的市值更令其进入全球互联网行业三甲之列。
——2009年,深圳的电影票房高达到3.235亿元,在2008年2.4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0.835亿元。作为电影新兴市场,深圳的高端电影市场呈跨越式发展,票房增长、票价和单块银幕日产票房能力等均名列全国城市前茅。
——这一年,深圳人拍出了自己的“动画与油画完美结合”的三维电影《天籁》,华侨城继深圳、北京、成都、上海之后的第五个“欢乐谷”主题公园在武汉兴建,深圳雅图公司在投影行业的业绩增速高达70%,还启动了在广东开设500家、在全国开设5000家数字电影院的宏图壮举,这一年,深圳成功举办了“设计之都”的首个“创意设计日”。
时间跨入了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现场,一位画工代表蔡志城与吴媚用写有自己梦想的“金钥匙”开启了上海世博会深圳馆的按钮,蒙在深圳馆外墙上的褐色幕布徐徐滑落,由大芬村570多名画工集体创作的巨幅油画《大芬丽莎》向观众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这位画工来自深圳大芬村,在画工的身后,是深圳文化产业繁荣的缩影。
在市场意识浓郁的深圳,深圳文化产业的每一个行业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思考着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的动作。
“文博会是深圳创意设计领域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的平台,它在引导产业发展风向方面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封昌红表示,不仅文博会在谋求迈入一个新台阶,深圳文化产业的各行各业都在谋求转型和产业升级。
“譬如在工业设计领域,在去年一个深切的体会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脱离了只为工业制造业做嫁衣的被动产业模式,而是更多地参与到了企业产品前期的规划和设计中去,这样与上游企业和下游产品结合得更加紧密”。
在动漫领域,不论是行业龙头企业还是中小公司都在表达着共同的心声,光靠外接加工代工肯定不能做大做强,坚持原创做强品牌,整合渠道和后副产品资源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深圳古玩城,古玩字画珠宝玉器交易的高端市场“百花艺都”正在加紧建设,招展接近圆满。“跳蚤市场要做,高端市场也要开拓。”古玩城的工作人员欣然表示。
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文化+科技”的大旗在深圳一直被高高举起。而在大部制改革之后,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体育的融合也越来越为产业提升、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方向。
顺应着市场发展的潮流,政府对文化企业的转型和跨行业、跨领域的多样性发展进行了充分地肯定和扶持。5月11日,深圳市首批“文化+科技型示范企业”、“文化+旅游型示范园区(基地)”诞生。根据《深圳市“文化+科技型示范企业”、“文化+旅游型示范园区(基地)”评选办法》规定,获评为文化+科技型示范企业、文化+旅游型示范园区(基地)将优先享受深圳市各项优惠政策,在申请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时优先予以考虑,同时优先推荐评选国家、省重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为了让文化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更加顺畅,去年11月份,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目前交易所已经收到来自全国的4000多个具有融资意向项目,其中400多家重点推介的项目以及招标价格在交易所大厅上滚动发布,这也是第六届文博会上的一大亮点。
夯实文化产业发展链条上的各项薄弱环节,提升深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到的是,在深圳文博会举办的第六个年头,惯以“超前意识”著称的深圳人,他们在探索一条极具深圳特色且符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道路。与此同时,寄希冀于第六届文博会的转型所搭建的平台,也会将文博会的作用更多地落到实处,让文化产业签约项目孵化出更多的文化产品,让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南方日报讯(记者/罗莎)记者昨天从第六届文博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文博会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天将全面开馆。第六届文博会吸引1797家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首次实现“满堂红”。本届文博会交易额计划达到9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第五届文博会交易额880.69亿元)。
副市长闫小培表示,前五届文博会是文博会的初创发展期,从第六届文博会开始进入培育成长期。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两个重要文件,文博会发展规划(2010-2020)和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名义发布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文博会发展,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政府参展首次实现“满堂红”
截至昨天,第六届文博会主展馆招展率100%,吸引1797家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比上一届增加89家。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首次实现“满堂红”。据统计,各级政府组团将带来3016个文化产业投融资交易项目。主展馆采购商46780人,其中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10680名海外采购商受邀参会,超出原定万名的计划目标。
同时,文博会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天将全面开馆。据统计,本届文博会总活动409项,其中主展馆63项,分会场332项,其他配套活动14项;主展馆展览面积10.5万平方米,设置文化产业项目交易馆、创意生活馆、影视动漫游戏馆等8个专业展馆和中国(深圳)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等35个分会场,比上一届增加5个。新增的笋岗工艺礼品城、大芬油画村、满京华艺展中心、永丰源瓷文化产业园等分会场已相继开幕,截至目前,分会场交易额已达102.2亿元。第六届文博会交易额计划达到9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第五届文博会交易额880.69亿元)。
今年对外出口额或达百亿
昨天的第六届文博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上还首发了文博会发展规划(2010-2020)。据了解,文博会的战略定位为中国文化产业顶级会展、国际知名会展品牌,成为文化出口的首选平台,促进中西部优秀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进程。而文博会目前存在专业化、国际化、精品化水平不足,文化产业核心层比重偏低,政府资源配置不到位等困难和问题。
规划提出,2010年-2020年,文博会展会交易额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今年力争突破1000个亿,对外出口额达到100亿,2020年,总成交额达到2000个亿,参展商数量达到2500家左右,国内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参展比重达到80%以上,出口成交额比重逐年提高至总额40%以上,中西部文化产业成交额不低于总额35%。2020年后,从第16届文博会开始,从培育成长期向发展成熟期过渡,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每年500万支持深圳文交所发展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还发布了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文件——《关于支持和促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是文化产业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力争把文交所建成与文博会配套、交易活跃、功能健全、运作规范、服务完善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文交所将突出重大项目、创新型项目、“文化+科技”项目的产权交易和文化进出口贸易。
深圳将为文交所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运营保障。从2010年至2014年,市财政每年划拨500万元,5年共2500万元(含开办费)支持深圳文交所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对文交所的办公场地给予租金优惠,正式成立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租金由市财政全额补贴,第3年至第5年市财政补贴50%。
深圳市还将推动国有文化产权进场交易,鼓励民营文化产权进场交易。深圳市重点文化企业及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民营企业,其文化产权项目免费在深圳文交所挂牌。
今天,深圳文交所新址即将投入运营,并进行文化产业交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文博会今年进入培育增长期
副市长闫小培表示,第六届文博会是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关于把文博会办成国际知名品牌重要批示精神的“第一年”,前五届文博会可以说是文博会的初创发展期,从第六届文博会开始进入培育成长期,不断提升专业化、国际化,引领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本届文博会设立博览与交易、峰会、评奖、节庆和网上文博会五大板块,以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产业与市场相促进为主题,突出文化产业核心层、突出龙头骨干企业的参展,更加凸显“文化+科技”特色和融资交易功能。与历届相比,本届文博会融资交易功能更强、国际化程度更高。
亮点一:
“文化+科技”特色凸显
腾讯、华强文化科技、百度、雅图数字、上海电影集团、香港地区的英皇娱乐和寰亚电影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30强企业亮相第六届文博会,文化产业核心层比例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龙头文化企业参展比率达51%,文化产业核心层参展比率达91%,比上一届提高5%。
今天起,3号馆影视动漫游戏馆配套举办国家级重大活动-首届中国新媒体影视动漫节;6号馆创意设计馆全面展示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创意设计业发展链条。7号馆新闻出版馆设置数字出版、绿色(环保)印刷等五大展区,体现“数字化”与“低碳经济”。
亮点二:
强化融资交易功能
本届文博会主展馆设立“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服务点”和“版权保护与贸易服务专区”,并制作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手册、举办投融资项目推介会,为文化产权和项目交易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同时采取“主动出击、事前储备”的方式,储备一批可交易、有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突出项目、强化交易。据统计,各级政府组团将带来3016个文化产业投融资交易项目。第六届文博会交易额计划达到9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第五届文博会交易额880.69亿元)。
亮点三:
国际化程度更高
本届文博会积极与世博会对接,引进高访团60-70人左右参访文博会,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上海世博会各国家馆馆长和总设计师将参观文博会,并出席世界博览会展馆展示设计论坛发表演讲。同时还邀请了日本、韩国、罗马尼亚、安哥拉等世博会演出团体在文博会期间演出。
同时,发挥贸促会的海外资源,引进海外采购商、专业买家,邀请到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家机构和企业参与文博会采购,主展馆受邀参会的海外采购商10680人,设立“海外展区”,引进美国富顿集团等一批国外品牌企业参展,通过以商带展和以展带商的方式促进海外招商工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