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春深锁二乔 画解周瑜身后的雅俗世界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周瑜身后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镜像。在正史与野史、官方与民间之中,1800年来,出现着形形色色的周瑜,并与那个曾经真实存在的周瑜,渐行渐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铜雀春深锁二乔,清代费丹旭绘。唐代杜牧《赤壁》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公元210年,赤壁之战刚刚结束不过两年,周瑜即死于一次军事行动的准备之中。当时他36岁。


  人们对于他的不幸,说法各异,在史书中,他的死源于一次意外的箭伤。而在民间,人们更愿意相信,年轻人是死于他的小肚鸡肠。


  由于过早的夭折,围绕着这位壮志未酬的大人物周围的争议,一点都不比那场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少。


  周瑜的民间形象,在后来,要么是个妒贤忌能、器量狭小的青年将领;要么就是一个对音乐充满无限乐趣的风雅人士。从成语“周郎顾曲”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时候,他是作为一个音乐鉴赏家,而不是军事家存在于历史传说中。


  而那些附庸风雅的知识分子更愿意把精力放在他青年寡居的妻子小乔身上,“铜雀春深”不断地成为这些人哀叹这个未亡人的关键词语。


  仿佛一时间,对于周瑜,严谨的史家评论,已经失去了它的影响力。致使到了如今,人们读到《赤壁怀古》其中的“羽扇纶巾”,不禁踟蹰于这个“雄姿英发”的英雄究竟是谁?按照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羽扇纶巾的装扮从来都只属于诸葛孔明。而周瑜的儒雅风流已经被岁月冲刷得面目全非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谁的赤壁?


  在《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是,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作者陈寿,是个在周瑜身后20年才出生的史家,他对于周瑜的描写虽然轻描淡写,但已近乎完美。


  研究历史的专家更愿意从史料出发,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的吴金华是《三国志》研究的专家,他为我们勾勒出了,传统史书里周瑜形象的流变。


  做为史书的《三国志》中,虽有多处记载周瑜的功绩、威名与才干,却也有负面的评价。


  在《三国志?江表传》论及张昭功过时提及,孙权如果能听从张昭投降建议,而没有被周瑜、鲁肃说服,那么就不会有三分天下格局,没有兵连祸结的乱世。张昭“虽无功於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


  这个论点,正好符合曹魏正统的史观,周瑜的赤壁之战,正是妨碍曹操一统天下的祸首。可称虽有功于孙氏,却有大错于天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