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届世博会上诞生艺术经典

  相关链接:


  历届世博会十大经典建筑


  历届世博会上的部分精彩展品


  历届世博会的中国馆


  盘点上海世博会经典艺术建筑


  世博会是时代主题的艺术外观


  世博引领创意产业发展 激励中国创意人才培养


  世博会历来是诞生伟大作品的舞台,在文化艺术方面为世人留下了颇多经典笔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855年巴黎世博会:时装表演


  时装模特表演的形式起源于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在那届世博会上,英国时装设计师沃斯展出了他设计制作的新礼服,并让自己的夫人当场一遍一遍地试穿走动展示,成为后来时装模特表演的开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约翰 ·施特劳斯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蓝色多瑙河》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期间,著名作曲家约翰 ·施特劳斯在多瑙河畔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了《蓝色多瑙河》,优美的旋律让听者如痴如醉,《蓝色多瑙河》也因为而成为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名曲,并流传至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巴黎蒙特戈依街道:1878年6月30日节日》 


  1878年巴黎世博会:莫奈画作


  法国印象画派大师莫奈曾亲历1878年的巴黎世博会,专门为世博会创作了两幅作品《巴黎蒙特戈依街道:1878年6月30日节日》和《圣德尼大街》,再现了世博会举办之时的盛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吻》,大理石雕像  


  1889年巴黎世博会:罗丹雕塑《吻》


  艺术大师罗丹与世博会的缘分从1889年就开始了,在那一年的巴黎世博会上,他凭借经典作品《吻》扬名天下。这个作品的题材源于《神曲》中弗朗切斯卡与保罗这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罗丹大胆写实地塑造了两位不顾世俗诽谤的情侣,在幽会当中热吻的瞬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格尔尼卡》毕加索  


  1937年巴黎世博会:毕加索《格尔尼卡》


  1937年,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巴黎世博会创作了一幅作品《格尔尼卡》。毕加索曾这样解释此画的象征含义:公牛象征强暴,奄奄一息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则象征光明与希望。在那届世博会上,这幅作品更加引起了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演团体将献演2万多场文化演艺活动,为历届世博会之最;其中除多场经典演出外,还不乏《城市之窗》主题秀等原创节目。2010年的上海,能否成为诞生伟大作品的舞台,人们拭目以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