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与电影市场成文化消费新亮点 动漫稳步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0年《文化蓝皮书》,指出演出市场、电影市场成为文化消费新亮点

2010年《文化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于5月6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此次会议。《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宏观形势进行了评估。

《文化蓝皮书》指出,2009年,国内演出市场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萎缩。整体来说,演出的总供应量不断增加,观众的需求量也有所增长。演出作为一个准奢侈类消费,在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发展空间较大。因此,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历来都是国内演出市场的重头,2009年也不例外,据中国票务在线的统计,上述三个地方的演出市场占到全国的70%。

电影市场方面,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2009年中国电影生产超过450部,其中约三分之一国产电影以不同规模、不同运作方式进入全国院线大银幕放映,加上全年发行放映各类型进口片50部,2009年在国内放映市场发行放映的新片超过200部,是近年来新片上市最多的一个年份。在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品牌效应、五花八门的炒作宣传是2009年演出市场和电影市场繁荣不可或缺的助推力。国家大剧院、鸟巢作为重要的演出场所自身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亚于在其中演出的节目。作为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献礼影片,《建国大业》的超强明星阵容,让观众在主旋律大片中“数星星”,创造了电影的全新时尚消费观念和模式。而《变形金刚2》、《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热映则显示出它们在忠实影迷心中难以撼动的地位。这与20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好莱坞娱乐业异军突起,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韩国网游业和影视业的突飞猛进非常相似。

据蓝皮书中的统计分析显示,教育消费、新媒体消费、旅游消费和演出市场、电影市场消费成为2009年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四大热点,其他方面如动漫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广电总局大力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等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居民的文化消费生活。纵观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的发展,政府支持、政策引导至关重要,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