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普查办专家组确认舟曲石门沟栈道遗址为“三普”重要新发现

近日,甘肃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验收组在舟曲县验收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时,实地查看了随机抽选的上巴藏城遗址、石门沟栈道遗址等文物点,确认石门沟栈道遗址为我省“三普”重要新发现之一。

石门沟栈道遗址位于舟曲县大川镇石门沟村东北约200米处的石门沟峪口,海拔1260米。石门沟溪为白龙江支流,峪口依山对峙,高耸入云,形状酷似开启的两扇巨型石门。石门崖体纵深约70米,东侧高约120米,西侧高约160米,两侧相距20余米。在东西两侧崖壁上,现存80余个栈道桩孔,桩木等实物已无存。西侧崖壁稍有凹凸,栈道桩孔大小不匀,分四行横布,最高的距现今河床高度3.5米,最低的距河床高度0.6米,孔间距1.2米-6米不等;东侧崖壁较平整光滑,栈道桩孔亦分四行横凿,大小不匀,高低错落,最高者距现今河床高7.5米,最低者高度0.3米,孔间距0.5米-3米不等。这些栈道桩孔有四层之多,而且大小各不相同,应为不同时代开凿。在东壁高出河床0.9米处发现北宋皇祐四年(1052)摩崖题记1处,镌刻楷体阴文100余字,记载了皇祐四年十月尚书屯田员外郎兼判阶州事朱处仁一行经石门沟栈道巡查峰贴城平定关、武平沙滩等关隘城寨的情况。普查人员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舟曲县修建的两河口至峡子梁公路从石门东侧上部通过,沟底石门古道只有石门沟、石门坪村民仍在行走。上世纪60年代,石门外的石门坪村与梁家坝村村民曾利用石门东西壁栈道孔插入枕木、设置引水木槽灌溉农田,一直沿用到90年代。

石门沟古栈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石门沟古道是自白龙江河谷翻越峡子梁山口到拱坝河乃至白水江流域最终到达四川的必经道路之一。舟曲县西南部的大峪、武坪一带在汉魏时期号为“沓中”,是陇蜀道西线上的战略要地。唐宋以来,这里又逐渐成为“茶马古道”的路段,川茶与蕃马的交易十分活跃。据至今健在的80岁以上的舟曲县老人回忆,民国时期从白龙江河谷去武坪的陇蜀西道必须翻越峡子梁,通向峡子梁的三条道路中就有石门沟道,行走在这条道上的多是以马骡驮运或人扛肩挑,以贩运茶叶、药材、皮毛等为主的客商。石门沟古栈道及其北宋皇祐四年题记的发现,为陇蜀道路交通、民族关系、茶马商贸、文化交流等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目前,石门沟谷河床泥沙堆积逐年增多,西侧最低的一层栈道石孔已浸入沟溪之中,数十个石孔已被淤泥埋没,一到汛期洪水水位高至石刻题记中部,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做好保护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