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道路建设"让路" 温州百岁老宅将"漂移"百余米

 

百年叶宅将从图中方框位置移到圆圈位置。 李立 摄 李怡然 制图

 

    这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文物楼,见证着温州的历史,当城市需要改建时,它的去处成了难题,拆倒重建?还是就让它在原地修缮……

    最后,有关部门决定给它“挪窝”,平移105米,并转身159度,让这座古老的房子在温州这个城市再有一个自己“栖身”的地方。

    “平移工作估计在5月中旬进行,如果不出现意外状况,整个工期从平移到修缮时间将维持9个月左右。”昨天,负责该工程的温州市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处总工赵璋告诉记者。

    百岁叶宅内部很沧桑

    叶宅就坐落在温州鹿城区浦桥河畔,西门莲花埭3号,这是单进合院式的砖木混合结构宅院,是清末航运商人叶氏所建,所以称为叶宅。

    记者了解到,宅子占地面积约457平方米,建筑面积737平方米,艺术墙313平方米,2005年8月被认定为是温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房子坐西朝东,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颇具特色,砖砌门台、观音兜屋面及柱式窗套等作法颇具西式韵味,而平面布局、梁架等作法又是典型的传统温州建筑方式,系典型的中西风格交融的民宅。


    七间两层的大“洋房”十分气派,佐证着宅主的大户人家风范。走进宅内可以看到,整个宅院是由正房、左右两厢及连接两厢三面墙的围墙构成的封闭式院落。两厢前为一大天井,左右各设一小天井,天井内还留有以前住户留着的几盆绿色植物。

    文保员蔡丽生就出生在叶宅。他介绍,最多的时候叶宅住了20多户,2008年前后,因拆迁,这些住户陆续搬出,现在只剩他和另外一名文保员留宅看护。

    “这种老式民宅在温州已经不多了,留下来的都是宝贝,听说要平移修缮,这种保护方式还不错,以后子孙们都可以去看看。”蔡丽生说。

    为浙江首个古建筑位移项目

    赵璋告诉记者,2007年,温州市启动广化路建设工程,而叶宅恰好位于广化路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

    “平移项目启动前,我们准备采取常规方法——整体拆迁异地重建的方式保护叶宅,但这方案被省文物局否决了。”赵璋说,当时省文物局意见是要么就地保护,要么整体平移修缮,其他方案一律不予批准。

    温州市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处随即与市文物保护单位商量敲定,采取第二种方案——整体平移修缮,保护文物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赵璋介绍说,叶宅平移项目工程费用约475万元,预计本周内进场施工,总工期约90天,“叶宅平移项目还是省内首个古建筑位移工程”。

    平移的偏转误差不超过1毫米

    中标负责承建叶宅整体平移项目的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有10余年的建筑平移、顶升、加固经验。说起温州叶宅平移工程项目,总经理蓝戊己还是感叹“难度有点大”。

    蓝戊己介绍,难点主要有三处,一是平移距离105米,“这个长度,就是推辆汽车走100多米,也是很费力的,何况是个二层高的老建筑。”第二个难点是,建筑要旋转159度,把叶宅“坐西朝东”移形换位为“坐东朝西”,“难度堪称我们公司平移建筑历史之最”。第三,叶宅是砖木混合结构,墙体多为空心,加上百余年的风雨侵蚀,移动时最怕倒塌。

    “平移开始前,我们首先要对房屋进行整体性加固。”蓝戊己说。

    “平移建筑最怕的就是发生偏转,不走直线,但我们采用的是计算器控制,通过装在大楼上的感应器,使得误差不超过1毫米。”蓝戊己介绍,平移时,将由10台千斤顶推动大楼,且完全由电脑控制,控制精度到1毫米,一旦发生偏转,感应器立即能反应过来,自动纠偏。“移动速度大约每分钟20毫米,人站在里面,不会感到任何震动。”蓝戊己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