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是我国最早开发、利用茶树的区域之一,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这次县文物部门发现的“茶盐古道”,位于大院农场与江西遂川县之间,修建于公元1663年至1665年之间,是当时为运输朝廷贡品茶而组织修建的,初为泥路,至1883年左右,由当地一个叫成启昌的富商捐资,将道路建成石板路。古道起始点为炎陵县石洲乡青石村,经大院农场、大院江西坳以及湘赣交界处的赵公亭,到达江西遂川县大汾镇。在大院江西坳有一分道,可直通井冈山。
目前,整个古道保存良好。铺筑古道的石板、石块或大或小、或方或长,取材皆为当地山石,少加工,但道路十分平整,人行于上如履平地。沿古道而行,周边为一望无际的原始次生林,杜鹃花海、珍稀树木、高山草甸、高山湿地等秀美风景更是令人赞叹。
据炎陵县文物局负责人介绍,当时,炎陵人通过“茶盐古道”,将当地茶叶、石灰等土特产品运到江西、广东等地贩卖,再运回食盐等物资,且全靠人挑,来回一趟在半个月以上。可以说,“茶盐古道”是当时湘、赣、粤之间的一条重要商业通道。大革命时期,也是联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各部分之间的一条“红色通道”,毛泽东、刘伯承、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此道上留下了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