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还是“写实” 荷赛摄影奖颁奖礼举行

  5月2日晚,一群常年用镜头记录人间百态的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焦点。第5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颁奖礼当晚在这里举行,60余名获奖者走到镁光灯下,向人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分享他们领悟的别样人生。然而,颁奖典礼的举行再度引发有关新闻摄影的一些争议。“写意”还是“写实”,专业人士看法不一。


  意大利摄影师彼得罗·马斯图尔佐凭借一幅名为《德黑兰的屋顶》的照片,获得2009年度最佳照片。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幅乍看之下视觉冲击力并不很强的照片能够获大奖实属意外:柔和的灯光,宁静的屋顶,构成了图片的主画面。而细看之下才发现画面中间的一位女性,她双手围在嘴前,作喊话状。


  摄影师在照片说明中写道:“在有争议的伊朗大选结束后,败选者穆萨维的支持者在夜晚爬上屋顶,通过呐喊表达不满。”这张摄于去年6月24日的照片在5847名摄影师提交的10万余张照片中独获评委会青睐成为年度最佳照片,而这张照片与其他8张类似情景的照片所构成的一组照片,还获得了本届“荷赛”奖“新闻中的人”组照一等奖。


  “这张照片表现的是某些事情的开始,它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故事,”评委艾佩里·埃切尔说,“它赋予新闻以观点,在视觉上和感情上都能给人触动,我的心立刻就进入了照片中的场景”。


  但是,这张照片获奖却引起不小的争议。许多专业人士认为,这张照片的主要信息来自于照片说明,违背了新闻摄影的基本特点——靠照片说话。意大利著名摄影师、担任过一些新闻摄影比赛评委的罗伯特·科赫说:“这幅照片在获奖前从未发表过,要在报纸上发表这幅照片会很困难,它只是为评奖而去的。”


  与上述照片的“写意”相比,澳大利亚摄影师亚当·费格斯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拍摄的一幅照片则可谓是“写实”的代表。它记录了当地一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发生后人们惊恐万分夺路而逃的情景,照片获得本届“荷赛”奖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阿根廷摄影师沃尔特·阿斯特拉达用一组令人震撼甚至血腥的照片记录了马达加斯加街头暴乱的情景,获得突发新闻组照一等奖。


  以同样写实手法真实记录瞬间的还有美国摄影师罗伯特·高蒂尔。他获得体育类单幅一等奖的照片中,画面几乎被无数张大嘴巴、表情各异的人们充满,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在画面下方一个小小的棒球和一只正试图接住球的手上。画面言简意赅,定格瞬间令人莞尔。


  继新华社摄影部记者吴晓凌在去年获得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之后,今年又有两名中国摄影师获奖。《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方谦华以题为《被污染的桔子》的一组照片荣获自然类组照三等奖;广东摄影师区志航以一组题为《那一刻》的照片获得热点新闻类组照荣誉奖。两组获奖照片都是摆拍的。


  本届“荷赛”奖获奖名单于今年2月宣布。但一个月后,赛事官方宣布取消原先获得体育特写类组照三等奖获得者、乌克兰摄影师斯蒂芬·鲁迪克的参赛资格,原因是评委发现作者移除了原始照片中的某个元素,这违反了比赛可以裁剪、润色但不得修改内容的原则。这也是“荷赛”迄今首次撤销获奖者资格。


  “世界新闻摄影”组织成立于1955年,因举办年度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而闻名。该组织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因此比赛又被称为“荷赛”,是全球最具影响的专业新闻摄影比赛。每年比赛结果揭晓后,获奖照片都会在全球范围内巡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