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比当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由中国美术馆、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中心联合主办的“事物状态 — 中比当代艺术展”于2010年4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聚集了来自中国和比利时的50 位艺术家的作品,旨在探讨既存在共同性、又存在差异性的文化条件下中比两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特征。该展览曾于 2009 年 10 月的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期间在布鲁塞尔美术中心展出,现在移师北京举办,堪称中比艺术交流新的成果。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文化部副部长李洪峰;欧盟委员会委员Androulla Vassiliou 女士;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中心馆长保尔·杜加丹;策展人卢克·杜曼斯、艾未未等,来自欧盟委员会、文化部外联局、比利时驻华大使馆等各界嘉宾共同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中国美术馆书记殷福主持了展览开幕仪式。
中国由于惊人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数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也引发了人们无限的好奇与关注。然而,中国文化对于西方大众来说,仍然充满了神秘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艺术家并没有十分频繁地与西方进行深入的跨文化交流。为了跨越这种障碍,并使得更深层的艺术交流成为可能,中比双方的策展团队在学术对话的基础上,对 50 位中比艺术家的作品进行选择,旨在体现东西方世界的交汇点,探讨当代艺术与文化传统、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当代社会条件下的艺术生产方式。他们的选择标准看似迥异,却总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此次展览的目的在于让大众了解中西艺术潮流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独到之处。而参展的这些艺术品在比利时展出之后又与中国观众见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不仅能引发中比两国对双边交流的深思,还能促进双方实现更高层次的相互理解。
享誉国际画坛的比利时艺术家吕克•杜曼斯(Luc Tuymans)和著名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参加了展览的策划。在中国和比利时的当代艺术作品中反复甄选出精品。这些艺术探索有两个背景,一个是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一个是精致小巧的比利时。两种视角的碰撞让展览上的作品更加引人注目。“事物状态”关注的是艺术如何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组织并构建起自身的意象和可见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原有的文化特征正在被逐渐淡化。另一方面,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则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构建起来。我们可以借此审视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以及正在亚洲逐渐丧失主导地位的西方艺术将在未来扮演何种角色。之前已经有多次大型展览对艺术世界的态势变化进行了讨论,而此次展览则巧妙地将这种讨论延伸到未来。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评价这个展览时说到:在复杂的全球化文化条件下,中国当代艺术正在寻找和建构自身的文化取向,通过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让世界认识中国艺术,也有益于中国艺术界将思考投入到学术建设之中。这个展览不是着眼于潮流和时尚,而是注重艺术家置身于现实的个性感受,不是着眼与从概念和符号出发的创作手法,而是注重艺术家在艺术方法论上的长期实践。
正是基于对话与探讨的宗旨,展览在设计上根据作品的形态以及艺术家的语言方式形成丰富的单元组合,使中比双方的作品同台并置,相互照应,提供了比较观察与欣赏的展览面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