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驹形青铜器 揭秘西周王室“养马基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周盠驹尊,盛酒器,高32.4厘米,长34厘米,重5.68公斤,1955年出土于陕西眉县。    (国家博物馆供图)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我国就已开始养马。马在战争、交通、仪礼和耕垦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史籍中“非子养马”是所见最为著名的早期养马记录,非子因善养马,受周孝王委任,在汧水、渭水交汇的地区主管畜牧,成效卓著,有功受封。而在周孝王之前,西周王室就已经在京畿设置基地,培育良马,现藏国家博物馆的西周盠驹尊便是这一史实的明证。

这件小驹尊昂首挺立,身躯短小,腰部平展,颈部斜伸,剪鬃竖耳,矮足短尾,神态憨稚,形象生动逼真。背部开方口,有兽钮盖,腹部中空用以盛酒。器表装饰极为简洁,仅在腹两侧和盖钮上装饰涡纹和云纹组成的圆形漩涡。整器相当准确地再现了小马驹的全身比例和身体结构,显示出周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在驹体颈胸之处有铭文94字,盖内有铭文11字,记述某年十三月(闰月)甲申,周王举行执驹典礼,周王亲赐盠两匹马驹,盠拜赐后,称颂周王不忘旧宗小子,给予他辉煌的荣誉。盠为颂扬周王之恩德,并祭祀其亡父而作其器,以此纪念。

“执驹”典礼是幼马升级成为役马的仪式,就是将两岁左右的小马牵离母马,教其驾车服役时举行的仪式。周王亲自参加执驹之礼,可见西周时对马政的重视。

盠驹尊发现于陕西宝鸡附近的眉县东李村,这里北依坡原,南临渭河,地势向阳,川原兼得,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宜于牧马。西周时期这里属京畿之内,周王册命盠管理王室马政,为王室出行及亲军卫队培育良马。东李村一带,属于广义上的“汧渭之间”,后来孝王把“汧渭之间”作为西周王朝的养马基地,与盠早期的开拓有着密切联系。

盠驹尊是西周时期写实动物雕塑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驹形青铜器。驹尊的发现,对于研究西周时的马政和我国古代畜牧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