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舰铁锚回归记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馆西广场,陈列着一副长4米、宽2米,重达4吨的巨大铁锚。这就是当初清政府北洋海军巡洋舰“镇远”号上的铁锚。如今,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维护下,铁锚虽不算是锈迹斑斑,但也分明透着岁月的印痕。巨大的身躯、铁青的面容、分明的棱角,在沉寂中,在静卧中,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往事……

甲午耻辱

“镇远”舰是德国制造的铁甲巡洋舰,是清政府北洋海军的主力战舰之一,曾在黄海海战中立下战功,与北洋海军的“定远”、“济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和“平远”舰,被并称为北洋“八远”。“镇远”舰是一艘排水量7335吨的大型铁甲舰,航速14.5节,舰上配备火炮22门,鱼雷发射管3具,战斗乘员331人,具有很强的攻防能力,是北洋海军的中坚力量。

遗憾的是,甲午海战中,“镇远”舰在威海被日本海军俘获。此后,该舰编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此舰被拆解。为纪念甲午海战的胜利,日本把“镇远”、“靖远”两舰舰锚竖立于东京上野公园,又将“镇远”舰主炮弹头10颗置于舰锚周围,弹头又焊上“镇远”舰锚链20寻,以环绕陈列场地,同时在一旁立碑向世人炫耀。许多华侨、中国留学生经过此处,均引以为耻,或转头疾走,或垂首掩泣。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华民族的挑衅……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把所谓的胜利与快乐建立在别的民族痛苦之上。

争取收回舰锚等物

1945年8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欢庆之余,日本东京上野公园的那处特有“景观”成为人们心头上越发酸楚的痛!

就像是让久受屈辱的孩子回家一样,中国国民政府和中国海军当局都产生了收回“镇远”舰和“靖远”舰铁锚等的想法。但驻日盟军最高将领、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并不以为然。中国政府屡次提出,都被拖延下来。

1947年2月,海军少校钟汉波受中国政府委派赴日任中国驻日代表团参谋。行前,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特于3月3日在南京挹江门海军总部总司令办公室内召见了钟汉波,向他交代:甲午海战,“镇远”、“靖远”两舰为日所俘,其舰锚、舰链及炮弹等被陈列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是乃国耻。你抵日到职后,立即将其索还,以除耻辱。钟汉波对此早有耳闻,心中自然明白这一任务的意义,于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下来。

3月6日,钟汉波一行9人登上邮轮,赶赴日本。三天后,邮轮进抵东京。

3月10日,钟汉波等9人报到上班。当日,钟汉波即向所在第一组组长王丕承汇报了索取舰锚一事。王丕承向他介绍:此事中国驻日代表团第三组曾办理过,海军总司令部也曾派一位资深海军中校前来处理,都没有办成功。钟汉波听后,不免如坠冰窖,感到孤立无援。但事已至此,钟汉波觉得也没有什么好懊恼的,他清楚这事只能靠自己了。

出于慎重“初战”的考虑,钟汉波认识到:如果自己贸然趁着到职,例行晋见盟总第二组组长柏斯上校时,就提出归还舰锚一事,一旦遭拒,以后恐怕再难有机会办成了。因此,需要做些迂回!免蹈以往不成功的旧例。

聪明的钟汉波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他终于搞清楚为什么以往数次申请索回舰锚,均被盟军总部驳回。原来,就索还被日本虏夺资产一事,盟军总部曾规定:所谓日本在战时虏夺盟国军民资产,只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为日军所抢夺者为准。所谓“战时”,即从对日宣战时至终战之日止。在美国而言,战时是指从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起至日军投降止;中华民国从1931年9月18日起至1945年9月9日南京受降为止。因“镇远”、“靖远”舰锚一事发生在1894年,不在此“战时”之内,因此盟军总部依规定不予受理。

与此同时,盟军总部还规定:各盟国对日事宜,一定要通过盟军总部办理。

正因以上两项规定,致索还铁锚一事,既不能被盟军总部立案,又不能自行向日方交涉。

针对此症结,钟汉波冥思苦想,终于有了一个“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方法,即从法理上找突破口。

于是,钟汉波请教团内日本政情顾问龙佐良先生,以及第一组学法律的军中雇员魏先生,研究出一套法、理、情兼顾的交涉资料:

一、盟军总部所发出之命令与规定,一经发出,各盟国驻日机构以及日本政府必须遵守,其唯一法源依据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也是波茨坦宣言给予盟军最高统帅的无限权威以治理日本,但规定与命令毕竟不是国家法律,可以用后予以补充增删。其实,索取甲午舰锚一案盟总是否接受办理,与一般各国申请归还案并无关联和影响,盟总如肯接受以个案处理,只需以一纸行政命令通知日本政府,即凛遵无违,依限期将舰锚拆除归还中国。

二、盟军总部若仍以战争期限为由,纵任日本将甲午战役所虏获“镇远”舰锚战利品继续陈列炫耀军国主义战迹,中华民国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名列四强之一,岂能忍受如此耻辱。如果夹杀此案,势将迫使我国另寻非官方方法进行沟通,以求物归原主,以除耻辱。不过我们仍然十分希望盟总接受办理此案,以免多生事端。

三、自从美军进驻日本后,盟总即开始彻底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措施,至今仍在进行中的事项包括有:(一)彻底销毁日本三军武器,海军方面除保留驱逐舰及海防舰卸除舰上作战装备,提供四强均分作为赔偿之外,其他大型战舰包括潜艇在内,一律拆毁重入熔炉。飞机发动机用“吊高重锤”砸扁并拆毁机身,同时成为废五金。陆军方面在日本国内的重武器原不甚多,不过所有陆军武器亦拆毁成废铁。(二)所有从日本国外遣返之日本军民,一律送回原籍从事农工生产,并且不得以任何名义组织团队,更不准任何集会结社游行、抗争及暴力事件发生,由美占领军军政府严格管制。(三)严格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之复萌,盟总国际法庭审讯惩处日本甲级战犯以儆效尤:严禁日本报刊或个人鼓吹军国主义,以防军国思想之复活。

“镇远”、“靖远”两舰舰锚、炮弹及锚链等被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达30余年之久,对外籍游览人士而言,固然是日本扬耀其战功彪炳之举,而对其本国人民而言,不论男女老幼无异是一种军国主义的“教育” 、“启示”与“鼓励”。我国索回是项舰锚等物,绝对符合盟军总部政策,并有助于彻底消除日本人军国思想之原则,而不应拘束受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之定义。

促成舰锚等物回国

经过20天的充分准备后,1947年3月28日,钟汉波再次拜晤柏斯上校。

经简短礼貌性寒暄之后,钟汉波提出:自己此行的重任是奉本国政府之命,来重新提出索回舰锚一事。

柏斯上校一听此言微显不悦地说:我曾数次宣称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限,致不能受理此事。

钟汉波早有思想准备,非常耐心地与他讨论盟总法令问题,提出我方不同的见解。半个钟头后,双方语气已趋缓和。

钟汉波借机向柏斯上校进一步分析:索还舰锚一事非同一般归还案可比,是符合盟总政策的,其效果也属扫除日本军国主义的一部分……对钟汉波的陈述,柏斯上校颇感兴趣,虽没有完全应允下来,但却主动约他下周再谈。

钟汉波在返回代表团途中,非常兴奋,认为下周再谈,希望就很大了!

4月4日,钟汉波再度前往盟总第二组面见柏斯上校时,柏斯上校随员室值日官对他讲:您已不必再见柏斯上校了,舰锚归还案已经受理办妥。备忘录正本已送中华民国驻日代表团,内容是归还“镇远”、“靖远”舰锚2个、锚链20寻、炮弹弹头10颗,于1947年5月1日上午9时,在东京芝浦码头举行交还签字仪式。

说罢,值日官将备忘录副本交钟汉波,并向钟汉波道贺。

读完备忘录,钟汉波如释重负,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4月底,钟汉波亲往东京上野公园原陈列舰锚处,只见昔日那不忍入目的“景观”已夷为平地,顿感舒畅与自豪。

5月1日上午9时,钟汉波抵达东京芝浦码头,参加交收签字仪式。钟汉波代表中华民国政府接收该批舰锚等物,由美国远东海军司令部海军上尉米勒第将文件交与钟汉波签字,证明业经接收“镇远”、“靖远”舰锚2个、锚链20寻、炮弹弹头10颗,陈放在芝浦码头。中国驻日代表团第一组海军上尉刘光平、第三组组员刘豫生也同时在场见证。美方海军亦有随同官员及日本政府人员数人参加交收,仪式简单而隆重。

签收仪式完毕后,钟汉波等回到驻地,将签收正本呈交组长王丕承,王丕承核阅后存案归档。根据安排,此批接收的铁锚等分两次运回国内,第一次将20寻、53米长的锚链、炮弹弹头10颗,交由日本归还中华民国之海关缉私舰“飞星号”于1947年5月4日运回上海。第二次舰锚2个,交由归还中华民国之轮船“隆顺号”于10月23日运沪。这批被虏物后转到青岛海军军官学校陈列。

1959年,“镇远”舰铁锚被送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如今,“镇远”舰铁锚静静地躺在那里。它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牢记过去的悲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切屈辱都永远成为过去。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