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代表作亮相匡时春拍油雕专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冠中《嘈嘈皆乡音》


  作为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重要代表画家之一的吴冠中,其作品近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路走俏,自2000年起至今其作品上拍成交率一直出于上升势头。其创作于1990年代的一幅代表性油画作品将亮相于北京匡时2010年春拍油画雕塑专场上,此次亮相必将引起各藏家及爱好者的重点关注。


  将于2010年北京匡时春拍油画雕塑专场中出现的,吴冠中创作于九十年代的《嘈嘈皆乡音》是其独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图中描绘的是充满着浓郁乡情的江南水乡养鹅场的热闹景象,在其众多表现故乡的作品中,这一题材是他非常喜爱的,曾经在他的油画和水墨作品中屡次出现多种变体。


  吴冠中一生探索绘画的形式美,在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画现代化的实验中寻找着建构现代中国美学的新方法。从艺六十余年,他“水(水墨)陆(油画)兼程”,取得了卓著的成果,不仅将“油画的色感和浓郁与国画的流畅和风韵”进行了彼此的补充,成功地在油画画面中体现了中国式的意境之美和用笔韵味,同时也在中国画中加入了充满变化的斑斓浓郁的色彩以及现代绘画中的构成观念,从而创作出典雅的具有中国气质的油画和具有现代意味的水墨画。


  无论是黑瓦白墙的江南民居,饱经风霜的古树枯藤,还是欢快鸣叫的鸭群、鹅群……这些最为经典的题材,画家总是会以油画、水墨两种方式进行创作实验,在反复比较中寻找最为合适的表现语言。“油彩解决不了的难题由墨彩来攻关,墨彩感到薄弱的时候又回头求助于油彩”,“在线的奔放与面的塑造,在空灵的表现与厚实的呈现方面”,画家探究着在墨彩与油彩之间如何进行取长补短的融合。如果就吴冠中的作品进行纵向观察,他对油画与水墨语言进行反复实验、深入探求的过程就会非常明晰。我们会发现,他的某些创作于不同年代的作品竟是脱胎于同一个母本。当然在具体的表现上,它们是各有差异的,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重新调整的产物:或是构图上作了挪移;或是技法上作了减笔处理;或是进行油画与水墨的材料互换。


  以此幅《嘈嘈皆乡音》为例,吴冠中表现类似题材的作品还有几幅,创作时间上的跨度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油画作品《太糊鹅群》是最早的一幅,画于1974年,虽然在用笔上显得轻松流畅,增加了线条的表现力和笔触的动感,但是构图方面显得比较严谨,写实性较强,属于1960年代至1970年代时期的典型风格,亦称得上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中鹅群的表现已经开始具有抽象的雏形。1982年创作的水墨作品《养鸭场》,其实是油画《嘈嘈皆乡音》的母本,同样的场景,只是构图略有所区别,一个是“宽银幕”,一个是普通“银幕”,而作为画面主体的房屋、鸭(鹅)群、围栏几乎一样。《养鸭场》反映了一派水墨江南的诗情画意,画面中的点、线、面、色、块、型,画家遵循形式美的规律自由组合,白墙黑瓦、绿柳红花,以及围栏中熙攘的鸭群,均以概括的笔墨、色彩勾勒绘出,尤其是鸭群的表现则完全由抽象的点线组成。


  1996年创作的《嘈嘈皆乡音》脱胎于《养鸭场》,然而在气质上显然又具有很大的不同,这幅创作于九十年代的油画作品更像是一个记忆中凝固的风景,结合了《太湖鹅群》的色调和《养鸭场》的图式,只是屋舍、栅栏、鹅群、以及画中央起点睛作用的人物,画家是用一种非常朴拙和凝练的手法来表现它们,似乎是要故意放弃以前技法上的熟练与流畅,以获得一种反璞归真的效果。这种不同事实上反映了1990年代以后画家在创作上的一些新的变化:如果说此前他对油画和水墨有着阶段性地侧重,那么到了1990年代以后,他的创作心态开始变得越来越自由了,不再着力于主攻某一点,而是在创作上充分解放自己,更重视自己在传情达意时即兴而直接的表达需求,水墨、油画、具象、抽象,这些都不再是需要专门加以分析、考虑的问题,随性随情成为创作的主导。从这个时期开始,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各种不同表现手法穿插出现的情况。《嘈嘈皆乡音》体现了这种综合的特点,尽管它在图式上显得更为简单概括,但是笔法的老辣厚重却令其别开生面,具有了一种单纯、真挚的韵味和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对这句话,吴冠中一直非常推崇,并在他论画的文章中有多次的反映。所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他的画也是他个人情感与心境抒发的生动体现。关于“乡音”题材,1992年和1993年他还分别作了一幅水墨作品《乡音(鹅)》和一幅油画作品《乡音(鹅群)》,画的都是近景的鹅群,红点、黑线、白色块,密密麻麻,充满节奏和韵律感。他的题字“白发满头故乡行,鹅群嘈嘈皆乡音”道明了画家为何多次创作这一题材的缘由。相信此张作品在匡时拍场的亮相,将为喜爱吴冠中的藏家带来又一个新惊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