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认为长宁东汉古墓七个洞价值独特


陡壁上的东汉古墓七个洞。

 

 

远观翠竹环保中的东汉古墓七个洞。

 

    正在四川长宁县进行考古研究的秦“五尺道”考古团专家,认为东汉古墓七个洞保存完好,古墓内的石壁画再现了东汉时期这一代的民风民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秦“五尺道”的分支,是古巴蜀文化的缩影,具有旅游、考古、探险价值。

    秦“五尺道”考古团由国家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组成,于日前在宜宾启动了国内针对五尺道进行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综合考古调查行动。

    14日,考古团对长宁县古河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古墓七个洞”进行了考古研究。

    东汉古墓七个洞,建于东汉年间,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位于古河镇保民村八组境内,距古河场镇约2.5公里。东汉古墓七个洞集科考、探险、旅游于一体的胜地。七个洞口凿于峭壁上,洞口从下往上排列四层,墓面积约80多平方米。第一、二层各为一座,第三层三座,第四层二座。距地面最低2.2米,最高9米。有二座墓内有双石棺,两座为一石棺,棺连着石壁。墓门和峭壁上有风格迥异、栩栩如生的浮雕,如飞龙、舞女、杂技、灯笼、官员、花卉图案等189幅,29种类型和文字题记。顺着七个洞廷伸的岩石再往前探寻,类似的古墓还有二、三十个。

    考古团专家们认为,东汉古墓七个洞保存完好,古墓内的石壁画再现了东汉时期这一代的民风民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秦“五尺道”的分支,是古巴蜀文化的缩影,具有旅游、考古、探险价值,对研究川南东汉时期历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专家们说,长宁的东汉古墓群上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已经完成,不日将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孙丹)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