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梅连环画原稿现歌德2010春拍
相关链接:中国名酒荟萃歌德2010春拍
陈少梅作品存世量小,成套的红色连环画作品更是绝无仅有。此套97帧《孔十爹》连环画原稿(含一帧彩色封面),由中联书店1953年1月出版,当时发行量已达14000册,50年代中期的连环画报刊登过此套画稿。近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重新整理,为其出版原大单行本。此次北京歌德拍卖公司2010年春拍书画专场推出此套原稿,使该画风迥异,时代特征盎然的瑰宝得以重放异彩。
故事描绘一位来自湖南农村贫雇农出身的老共产党员孔十爹,风雨无阻,投身革命。96幅画面生动形象,洋溢着榜样的力量与革命的激情,可见陈少梅艺术追求之外崇高的爱国热忱。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陈少梅满腔热情迎解放,是最早受到党和政府关怀的画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陈少梅被选为天津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艺工会负责人,并被推举为天津市政协委员。一个从“不问政治”的画家,早出晚归,从天津美术学院的筹建到艺术工会的活动,从为抗美援朝画宣传画,到参加群众文艺工作,以从未有过的积极和热忱,投入各种社会活动。他位于四平道的住宅,经常灯光彻夜,与来自老解放区的干部马达、张映雪等讨论国画如何为新社会服务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他积极参加革命理论学习。1951年春节前他把学习心得写在红底撒金的宣纸上,“人生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立身处世的问题,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人群中,自己应当站在哪一边,采取什么立场,自己是谁,谁敌谁友,为谁服务的问题”把它作为座右铭。
连环画作品《孔十爹》是陈少梅革命立场的诠释与红色作品的代表。上世纪50年代连环画作品均由当时的一级美术师创作,陈少梅以艺术家的笔力与视角来缅怀革命英雄人物,可以说是新时期艺术观的嬗变。陈少梅转益多师,陶铸百家,擅于将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冶为一炉。此番创作一改传统人物画描绘隐逸高士、经营远淡意境的方式,突破樊篱,用传统绘画技法表现劳动群众的革命传奇,另有一番刚劲淳朴的面貌。此时的陈少梅一贫如洗,为了在表现现实生活上有所突破,他不顾疲劳深入生活,面向自然,到燕山、门头沟、颐和园等地写生,足迹遍布京郊。他废寝忘食地创作,以高度的献身精神完成了《牧牛图》、《丛林远岭》、《燕山秋色》、《颐和园玉琴峡》等一批艺术杰作,并与惠孝同、胡佩衡、潘素合作创作了巨幅国画《江山无尽》歌颂河山、人民的新生活。连环画《孔十爹》亦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心血结晶。
陈少梅擅用小笔画大画,一是讲究结构,笔笔都在结构上,因而每笔笔触都刚劲有力,笔触虽小,却非常有气势。二是以小见大,小笔触同样能做到笔墨变化、浓淡、疏密、轻重有致,线条具有一种优美的节奏感。画中积蕴之深,发露之浅,深厚功力在人物、树石、场景中迸发出来,加之隽永刚劲的书法,为小中见大之绝品。论其艺术价值,正如启功先生的评价:其纸不过三十年,其美则三百年,所著者音徽往矣,百身何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