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理应回归故土" 22国签署追索流散文物协议

    日前,文化遗产保护及追索国际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在主办方埃及文化部和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的倡议下,来自22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有关建立合作追索流散文物机制的意向性协议,而相关各国欲追回的文物遗产名录清单也将于未来1至2个月内陆续完成。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在会上反复强调“文物理应回归故土”。他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而言,只有通过“花钱买票”的方式才能在别国的博物馆里看到原本属于自己国家的文物,是一件极不合理的事,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在感情上都无法接受。

    为此,哈瓦斯在会议中倡议,各国在追索被掠夺和盗卖流散文物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交流有益经验,加强合作,在法理和道义上相互支持,从而形成强大合力。为此,与会代表一致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提出了修改建议,其中核心意见集中在禁止出口和拥有1970年以后的被盗文物。

    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就最为急切追索的文物分别发表了看法。希腊代表科尔卡表示,目前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是希腊方面首要追索的文物,该雕塑迄今已有超过2500年的历史,于19世纪初从古希腊帕特农神庙偷运出境;墨西哥代表则指出,目前藏于奥地利维也纳博物馆的蒙特祖玛头饰,是墨西哥最为看重的追索目标;尼日利亚代表则强烈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原属该国的60多件黄铜雕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