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雕塑:保护珊瑚?破坏自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名“男子”斜靠在工作台旁,凝神察看旅行日志,周围不时有闪着鳞光的银白色鱼群穿梭而过。


  这样的画面是否让你联想到《加勒比海盗》呢?虽然同样身处加勒比海域,“他”却是陈列在墨西哥水下博物馆的一尊雕塑。


  将安放400尊雕塑


  这尊雕塑名为“收藏家”,重4吨,固定在约8米深的海底,由英国艺术家贾森·德凯雷斯·泰勒制作。


  水下博物馆计划总共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附近海域安放约400尊真人大小的雕塑,总重约180吨。雕塑群主题为“沉默的进化”。


  泰勒是水下博物馆的项目负责人,他说:“我想造出一片让人印象深刻的海景。人们可以边游泳边欣赏矗立水中的众多面孔。”


  分散客流保护珊瑚


  坎昆海边宾馆及度假村鳞次栉比,海洋公园每年约接待80万名游客。大量游客给当地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压力,对珊瑚礁影响尤其严重。


  珊瑚礁有“海洋热带雨林”之称,一年仅生长几厘米且质地脆弱。科学家指出,近年来,天然珊瑚礁遭受飓风、污染和全球变暖重创,近30%已经消失,剩下三分之二也面临严重威胁。业余潜水员对珊瑚礁的破坏更大。


  泰勒说:“公园经营者想出把游客吸引到一个地方的办法。”水下博物馆可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减少“造访”天然珊瑚礁的游客数量。


  如果假以时日,雕塑可能成为珊瑚扎根的“土壤”,一片奇幻之景将随之诞生。


  人工建礁也有危害


  但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些艺术品未必能“融入”水世界,反而破坏了自然景观。潜水教练鲁伊斯说:“有些人喜欢这些雕塑,也有些人认为它跟周围自然环境没什么关系,不明白为什么要建造它。”


  这些年来,人们把许多东西固定在海底,希望能成为鱼类新家。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公司甚至提议将死者火化后的骨灰铸成人工礁。


  一些环保人士把建人工礁视作保护珊瑚的权宜之计。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礁石专家伊格莱西亚斯提醒人们,如果管理不善,人工礁的危害将远大于好处。一旦在风暴中损毁,它们将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