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男”搞行为艺术提醒节约用水 捐8000元抗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身负大串空矿泉水罐的口罩男到省慈善总会捐款。 本报记者 吴进摄  


  口罩男又来了,昨日下午他行为艺术般全身挂满空矿泉水瓶来到省慈善总会,一言不发地掏出8000元现金捐给了西南大旱灾区。不同于前面几次露面时候的滔滔不绝,昨天他虽然通知了媒体前往现场采访,但自始自终都没有回答记者的提问,只是淡定地捐钱、领凭据、打的走人,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


  神秘捐款:落款依旧是“小市民”


  由于在此前数次采访中留下了记者们的电话,口罩男在昨日下午捐款之前特意通知了媒体前往采访,但他依旧不改自己的神秘本色,用口罩墨镜和帽子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也许是为了响应抗旱的主题,昨日下午4时半许,他如约出现在省慈善总会时,身上特意挂了一个用20多个空饮料品做成的道具,每走一步全身就哗哗作响,惊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纷纷过来看热闹。


  简单说明来意后,口罩男从一个信封内掏出厚厚的一沓钱交给工作人员,经清点,一共是8000元。之后,口罩男交钱、领凭据、打的走人,整个过程始终保持沉默。至于为什么要准备那么多矿泉水瓶、为什么再度捐款,任凭现场记者怎么提问,他都没有回答。记者注意到,捐款人名称上他依旧用了“小市民”这一他最喜欢用的自称。


  挂空水瓶:提醒市民节水 提醒政府节俭


  在口罩男沉默着离开现场之后,本报记者通过电话和他取得联系。他解释说,身上的20多个矿泉水瓶是发动亲戚朋友找了几天才找到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市民节约用水,同时提醒政府应该谨奉节俭的传统;至于在4个月内连续捐款的动机(第一次是为亚运捐了1万元,第二次是为见义勇为的英雄陈学潜捐款6000元,这是第三次捐款),他表示是为了强化“口罩男”这一广州好市民的形象,同时自己的家庭也确实有经济实力可以负担如此频繁的捐款,“希望以后广州有更多的口罩男和口罩女出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