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通过验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河北省衡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已全部结束,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791处,复查文物349处(其中消失文物34处)。实地调查行政村(社区)5137个,到达率达100%。3月22日至24日,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衡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
  专家组首先听取了衡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本次文物普查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汇报。按照《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河北省文物局统一组织了包括衡水市在内的全省11个设区市的未登记文物的普查工作。衡水市文物管理处统一组织了全市8县2市1区已登记文物的复查工作。衡水市及所辖11县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要求,认真履行了政府职责:分别成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一线普查队伍;安排了普查经费,其中,衡水市本级财政拨付普查经费30万元,各县区拨付经费合计15万元,保障了实地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市县各级普查办积极加强文物普查组织协调工作,普查和复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专家组认为,衡水市文物普查组织管理工作到位及时、运作良好。
  专家组查验了衡水市普查办提交的各级普查机构在各有关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刊发的与文物普查有关的宣传稿件,包括业务文章和散文、随笔、诗词歌赋、照片、绘画等,认为衡水市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有力度、有成效,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提高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专家组重点抽查了衡水市2支复查队伍所作不可移动文物复查资料150份,其中古遗址、古墓葬复查资料120份,古建筑15份,近现代文物15份。复查资料中各项调查指标的填报与照片、图纸各有关附件,符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标准规范要求。(此前,省普查办已组织专家对衡水市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资料逐一进行了审核)。
  专家组随机选取了深州盈亿义仓、前磨头魁星亭、饶阳古城遗址;安平逯家庄壁画墓、子文岳王庙遗址;桃城区宝云塔、安济桥;武邑县中角汉墓群、窦氏青山墓;枣强县董仲舒石像、董仲舒讲学堂遗址;故城县庆林寺塔、郑口险工;冀州古城址、冀州后冢;阜城县文庙、纪庄烈士陵园;景县封氏墓群、古城遗址;武强街关英灵烈士亭、溃水堤遗址等21处复查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现场复核,并填写了《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现场验收登记表》。专家组确认,上述21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登记表填报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
  专家组还随机抽取了武邑县清凉店乡鲍贤兰村、武邑镇大刘庄;桃城区前马庄、景县青兰乡西周庄、阜城县崔庙乡张会头村、古城乡东火星村;冀州镇后冢村、安平县安平镇后庄、安平县两洼乡后甫寸;深州市魏家桥乡潘家庄、太古庄乡崔家村;武强县街关镇铺头村、拜口村;故城县郑口乡前香坊村、辛宅村;饶阳县城关镇北留吾村、王常乡后旧县村等17个行政村作为样本,对省普查队的实地调查工作进行了实地复核,认定无漏登现象,信息采集和录入以及文物普查实地宣传工作符合要求。
  鉴于上述情况,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指导意见》和《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检查验收办法》,专家组形成验收结论,认为衡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验收合格。(河北省普查办  衡水市文物管理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