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完成巨幅国画 再现建阳书坊繁荣景象
退休干部李铮耗时半年,日前完成了两幅长近10米的巨幅国画《大宋书坊图》和《大宋书坊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图》,重现了宋代建阳书坊的繁荣景象。
建阳雕版印刷萌芽于五代时期,繁荣于两宋,延续于元、明和清初。南宋时,建阳书坊是全国三大刻书中心之一,刻印书籍的数量居全国之冠,有“图书之府”的美誉。建阳刻书主要集中在麻沙(今麻沙镇)、崇化(今书坊乡)两地,称“建本”。许多刻书书坊拥有书工、刻工、印刷工与装订工,集编、刻、售于一体。当年崇化书坊长街数里,天下客商、贩者如织,书林十景,点缀其间,俨然县城规模。建本在保存和传播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以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宋书坊图》描绘的就是南宋时期建阳书坊雕版印刷的繁华热闹景象。
长9.8米、宽0.7米的《大宋书坊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画面从右往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书坊郊外图,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伐木刻版的人行色匆匆,所运之物多为书籍。第二部分是书坊街头情景,城中刻坊、书坊林立,街上车水马龙运送图书,余氏刻书作坊热闹非凡,从写到刻、印井然有序,当地特色小吃名目繁多。第三部分是朱熹讲学画面,上百名学子不远千里来到书坊,听朱子讲学,认真倾听的神情,无不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画中500余人,各种牲畜20多头,木船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也有20多件。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李铮通过对书坊城内建筑、商贸、讲学、刻书、磨墨、印刷、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书坊刻书印刷业的繁荣景象。
《大宋书坊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图》长9.1米、宽0.7米,描述了雕版印刷工艺的具体操作过程:从工人上山寻找雕版木材开始描述,伐木、锯木、写样、雕刻、调墨、备纸、印刷直至装订成册进入市场销售。翔实的雕版印刷过程一方面体现了雕版印刷的繁杂过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75岁的李铮是南平市疾控中心的退休干部,他告诉我们,为了完成这两幅作品,他走访了有关部门,查找翻阅了不少书坊雕版印刷的资料,经过半年时间的构思、设计、作画,作品终于完成了。 李铮说,去年是建阳市书坊乡的文化建设年,他应邀依据书坊乡志描述的情景,大量查找相关材料,历时半年完成了这幅图。
为了宣传建阳古今名人,在退休的14年时间里,李铮创作了“建阳创业明星”系列以及28米长的《建阳历代名人图卷》,他还为建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及书坊、漳墩革命历史纪念室,以及武夷山柳永纪念馆和朱熹纪念馆创作过数百幅画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