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楚申县贵族墓地发掘
2008年11-12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阳市八一路汽车发动机厂改造项目南阳商贸中心工地进行文物钻探,发现一批东周、汉代墓葬。经过考古报批,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于2009年1-8月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本次共发掘楚、汉墓葬155座,陪葬坑5座。其中春秋中期至战国早中期楚墓65座,陪葬车马坑5座;两汉墓葬90座。这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65座楚墓中18座没有随葬品,仅墓底铺有朱砂或青膏泥,其它40余座共出土随葬青铜器、玉器500余件,陶器100余件。春秋中晚期墓葬出土主要铜器组合为鼎、簠或鼎、敦组合;战国早中期墓葬出土主要铜器组合为鼎、敦组合,主要陶器组合为鼎、敦、壶、豆组合。这批楚墓墓葬结构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式,葬具多为一椁一棺﹑一椁两棺﹑两椁一棺和两椁两棺,个别较小的墓有棺无椁。墓向全部为东西向,头向东,大部分未经盗扰,保存基本完好。尤其是发掘的27号墓、51号墓、58号墓、62号墓和128号墓等楚国贵族墓,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和精美的玉器,部分铜器上还铸有铭文,为研究楚国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M27,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20°,墓长336厘米﹑宽180厘米﹑深372厘米。墓壁较陡直,墓室填土经夯实。木质棺椁已腐朽,从痕迹判断为一椁一棺。椁为长方形,椁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椁长270厘米﹑宽120厘米,棺长200厘米﹑宽55—65厘米。随葬器物除棺室内有1件铜剑和玉饰外主要放置于椁室东端和南侧,有鼎1件、敦1件﹑盘1件﹑匜1件、戈3件、剑1件﹑镞3件及大量车马器﹑车马饰等。其中一件铜戈上有错金铭文:“蔡侯班之用戈”。 根据随葬青铜鼎1件,敦1件及墓葬形制分析,墓主人为士级贵族,墓葬时代为春秋晚期。
M51,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10°,墓长490厘米﹑宽360厘米﹑深350厘米。墓壁陡直,墓室填土经夯实。木质棺椁已腐朽,从痕迹判断为两椁两棺。椁为长方形,椁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外椁长390厘米﹑宽270厘米,内椁长345厘米﹑宽225厘米;北侧棺长216厘米﹑宽60—68厘米,南侧棺长210厘米﹑宽58—66厘米。随葬器物除棺室内有1件铜剑外主要放置于椁室东端和南侧,有鼎3件、簠2件、浴缶2件﹑盘1件﹑匜1件、戈3件﹑矛3件、剑1件及车马器等。其中一件铜剑上铸有鸟篆体铭文。根据随葬青铜鼎3件,簠2件及墓葬形制分析,墓主人为士级贵族。墓葬时代为春秋晚期。墓西约6米处陪葬一车马坑,方向与墓葬相同。车马坑为长方形,东西长1180厘米,南北宽300厘米,残深10-40厘米。由于埋藏较浅,早年破坏严重,仅残存部分车舆﹑车轮﹑车辕痕迹,但可看出有车2乘,马8匹,。从残存痕迹看车辕均朝西,一车用2匹马驾辕,马头向西,马背相对;另一车马分为两排,前排为4匹马,后排2匹马驾辕。
M58,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25°,墓长410厘米﹑宽290厘米﹑深350厘米。墓壁陡直,墓室填土为较纯净的五花土,经夯实。墓室的棺椁已经腐朽,仅残留一些黑色的痕迹,从清理出的残存遗迹看为一椁一棺。椁为长方形,椁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椁长280厘米﹑宽170厘米,棺长210厘米﹑宽65—75厘米。随葬器物除棺室内有2件玉饰外主要放置于椁室东端,有鼎1件、簠1件、敦1件﹑盘1件﹑匜1件、画像壶1件、戈1件。根据随葬青铜鼎1件,簠1件及墓葬形制分析,墓主人为士级贵族,墓葬时代为春秋晚期。
M62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15°,墓长330厘米﹑宽180厘米﹑深330厘米。墓壁陡直,墓室填土为纯净五花土,经夯实。木质棺椁已腐朽,从痕迹判断为一椁一棺。椁为长方形,椁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椁长270厘米﹑宽120厘米,棺长约200厘米﹑宽约75厘米。随葬器物除棺室内有1件铜戈和1件玉管饰外主要放置于椁室东端,有铜鼎1件、铜簠2件。根据随葬器物组合及墓葬形制分析,墓主人为士级贵族,墓葬时代为春秋中期。
M128,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30°,墓长640厘米﹑宽420厘米﹑深450厘米。墓壁陡直,墓室填土为纯净五花土,经夯实。墓室的棺椁已腐朽,仅残留一些黑色的痕迹,从清理出的残存遗迹看为一椁两棺。椁为长方形,椁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椁长440厘米﹑宽260厘米。椁室西部有2具棺,北侧棺长约220厘米﹑宽约60厘米;南侧棺长约240厘米﹑宽约88厘米。随葬器物除棺室内有1件铜剑﹑4件铜饰外主要放置于椁室东端和南北两侧,有鼎3件(其中铜鼎1件﹑陶鼎2件)﹑敦1件(陶质)﹑盘1件﹑匜1件、方形盖豆1件﹑戈4件﹑矛2件﹑簇4件及车马器﹑车马饰。兵器主要放置于北边箱,铜戈﹑铜矛出土时可以看出有木柄痕迹,木柄髹红漆;车马器主要放置于东端和南边箱。根据随葬器物组合及墓葬形制分析,墓主人为士级贵族,墓葬时代为战国早期。
楚国申县贵族墓地位于梅溪河、三里河之间,八一路两侧,当地老百姓俗称该地为“五顷四”,南阳市商贸中心(原南阳汽车发动机厂)楚墓群位于其东南区,西北距楚彭氏家族墓地约200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曾多次在该地方发现与楚国申县有关的铜器墓和青铜器,楚平王弃疾簠即发现于此。
这次发掘的65座楚墓集中在数千平方米范围内,是南阳城区发现的最大的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群。大部分墓葬出土有精美的青铜器,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一、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一定规律,墓葬全部为东西向,头向东,与楚彭氏家族墓方向为南北向不同。随葬有青铜器的墓葬中,大都有剑、戈、矛、簇等兵器,玉器较少,墓主人当为男性。随葬铜礼器有1鼎或3鼎,其身份为士级贵族。据此我们初步判断该墓地不是一般的家族墓群,而应是一处楚国申县的公共贵族墓地,极有可能是楚国“申师”的将士墓地。二、墓葬保存完好,随葬器物组合清晰,春秋中晚期墓葬出土主要铜器组合为鼎、簠或鼎、敦组合;战国早中期墓葬出土主要铜器组合为鼎、敦组合,主要陶器组合为鼎、敦、壶、豆组合。为研究春秋战国楚墓的分期和埋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三、该墓群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器,部分铜器纹饰精美,造型古朴,属于文物精品。尤其是M58出土的画像铜壶,器表饰满铸造时用绿松石镶嵌上去的龙形画像,布局严谨,栩栩如生,实属难得的珍品。四、经初步整理,发现部分铜器铸有错金﹑鸟篆等铭文,对研究楚国文字及楚国与周围诸侯国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蔡侯班戈”的发现对研究楚蔡关系有着重要价值。蔡侯班即蔡灵侯,蔡侯班戈在南阳出土见证了《史记?管蔡世家》所载:“[蔡灵侯]十二年,楚灵王以灵侯弑其父,诱蔡灵侯于申,伏甲饮之,醉而杀之”这一历史事件。(发掘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执笔:崔本信 王凤剑)
(责任编辑:孙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