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照片拍卖在市场上异军突起

  


近两年的市场中,3类另类照片持续走红。一是名人所拍照片。比如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亲手拍摄的一幅照片,今年春节前在圣彼得堡举办的年度慈善拍卖会上,拍得170万美元的天价。


  二是臭名昭著的“历史名人”照片。


  三类则是科学题材、自然奇观照片。


  不必去拍卖会盲目追逐热点


  那么,普通菜鸟,该从何处入手收藏呢?善于杂项收藏的广州收藏协会的古汉先生谈了他的经验。


  广州照片收藏仅仅是近年来才起步的活动。有的照片价格暴涨暴跌,一两年前卖几万元的照片,可能到了今年反而跌到了几千元。


  因此,如果市民刻意去拍卖会追逐焦点,反而得不偿失。反而不如留心周围、慢条斯理收藏。既可从亲朋好友那里收集,也可去古旧市场淘金,对于那些名人的后裔,可留心多交流交流。


  另外,广州地区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一些有关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照片反映了整个中国的文化进程,很值得我们留意。


  比如反映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妇女剪发的照片,十九世纪末外国人在广州海关关口上岸的照片,真实记录了一个时期的习俗和变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长远来看,潜力巨大。


  在广州市内,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类似照片多以几千元成交,而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的社会风情照片,几百元成交的居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