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县发现神秘溶洞 埋有大量骨骸和陶片(图)

 

 

 

    2010年春节期间,一则消息在河北邯郸涉县不胫而走,在涉县龙虎乡三里交村对面的半山腰上,有村民发现一神秘溶洞。据了解,此前,当地村民知道该溶洞的存在,但谁也不知里面的情形。当地有关部门日前在村民带领下,步行40多分钟进入溶洞内部,发现宽敞的溶洞内掩埋有大量骨骸和一些陶瓷碎片。

    这些骨骸和碎片为哪个时代?为什么会被掩埋在半山腰的溶洞中?溶洞中还有些什么?据涉县文物部门人员介绍,目前,正在请示上级相关部门考证,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

 

    ■ 当地村民称其“狐仙洞”

    记者了解到,三里交村在河北邯郸涉县城东北15公里的309国道上,村子依山就势而建,村前是一大山,当地人称大寨垴。溶洞位于大寨垴背坡的半山腰,洞口有1米多高,比较隐蔽。

    带领有关人员进入溶洞的村民何双廷,今年有64岁了。据其介绍,这个溶洞,其实从他小的时候就知道存在,但却不知道里面是现在这个样子。

    此外,他还说,三里交祖辈的人都说这是个狐仙洞,村民们也只是认为溶洞就只有五六米深,所以就在洞口处摆放了一个泥塑神像,逢年过节,村烧香、拜一拜,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合家幸福。

    ■ 溶洞之内别有洞天

    今年春节时,两名当地村民照往年一样,又到洞口贴春联,打扫卫生时,他们发现洞内神像倒地,里面挖出了许多土,土里掺杂着大量的骨头碎片,洞口还有蚊帐、雨衣、棉袄、方便面袋等许多生活用品……

    于是,溶洞内别有洞天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当地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顺着挖掘的痕迹,进入洞内。他们发现不但溶洞很大而且还很深,进了洞原来供奉神像的洞后还有一小洞,从溶岩的窟窿爬进去,可见挖掘者到处挖过的痕迹。他们推测,也许这个洞较小,不便挖掘,又仅有土和骨头,挖掘者没有再挖下挖。

    向左行5米左右,有挖掘者挖出来的大量土和碎骨,洞内向下挖有一3米多深的大坑,坑壁上到处是密密匝匝的骨头与泥土夹杂在一起。据称,由于没有掘到洞底,尚不知道还有多深。那些骨头骨质已疏松,有的用手都可以捻碎,有一些大块平整的骨头,类似动物的面骨,完整的较大的径骨细长,较人的腿、臂骨头短些。

    由于没有发现人的头盖骨之类,初步怀疑这些骨头应主要是动物的骨头,但这么大量的动物骨骸是从哪来的,为什么埋在半山腰的溶洞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 当地传说山上埋金银

    按照何双廷的说法,现在宽阔的309国道,在解放前只是一条狭长山路。村里老辈人流传,元末明初之时,后成为明朝著名将领的常玉春、胡大海两人带人在大寨垴上落草为寇,利用这里两山夹一路的有利地势,常常打劫过往行人和客商,被打劫的男人顺从的充作兵丁,反抗的被杀害,女人被迫与他们生活,并在山上纺线织布,缝衣做饭。

    至今,山上仍有水池、纺花洞、杀人坑、旗杆窑(用石头垒成的插旗杆的石眼)等遗迹。据说常、胡二人在这里发展很强壮很富有,成为当时有名的一支土匪队伍,后来被朱元璋收复后,由于他们积攒的金银很多,不能全部带走,便把留下的放在十八口大锅里,埋在了大寨垴的前后山坡上。故在大寨垴留下了前后十八锅银的传说。

    因为这个传说,从那时至今,一直有人在山前山后挖掘,希望找到这笔财富,据说还真有人挖出了一锅,但究竟是谁,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可这个传说却流传越来越广,更吸引了许多的前赴后继者。

    ■ 溶洞之谜待解

    另有其他数位村民的说法,溶洞里面的“秘密”之所以被发现,大概还是与大寨垴上的十八锅银传说有关。要不是这个洞被人盗挖,他们还不知道其中还大有文章呢?

    他们回想起去年暑期时,在山下的梯田处发现了两辆无主的摩托车,就在以为是偷盗车之人在此藏赃时,见有人从山腰奔下来说是自己的,问来人在山人干什么,说是挖药材,他们也没有作过多猜想。大概那两个人就是希望溶洞内能挖出“宝藏”,没想到辛苦数月,却只是挖出了大量的骨头。

    那么,这个溶洞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我们期待着有关方面的权威论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