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千年欧梅"病危" 滁州绿色活文物状况堪忧

    100年以上树龄的树木被称为古树,500年以上的古树则被称为“绿色活文物”。据了解,滁州市现存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100多株,其中500年树龄的有45株。记者日前采访时发现,这些“上了年纪”的古树生存现状令人堪忧。

    醉翁亭内的欧梅,是我国现今尚存的四棵千年古梅之一。 3月23日上午,记者在醉翁亭梅园看到,虽值暮年,但这株古梅依然华盖亭亭,风韵犹存。据了解,由于自然规律影响,梅树的寿命一般在200至300年,而这棵古梅已经活了近千年。为了拯救这株千年欧梅,琅琊山管理部门曾想尽了办法,但“年事已高”的欧梅,身体仍每况愈下。

    面对采访,古梅“专属”护养员辛世金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古梅有专人护理,但有的树四分之一的树干被白蚁啃出一个大洞;有些游客总要攀在古梅的“老胳膊老腿”上拍照留念;“骨质疏松”却还要遭受雨打风吹……

    醉翁榆,又名毛榆,是滁州市独有的树种,因其生长在醉翁亭旁而得名,被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濒危树种。据滁州市园林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成年树不足30株,一些幼苗也多处于林冠下或灌丛草莽之中,常年缺少阳光,生长不良,干形弯曲。有濒于绝灭的危险。

    据琅琊山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前些年,醉翁榆曾有过集体“自杀”现象。短短几年内,七八棵粗壮高大、树龄约百年的醉翁榆相继死亡,使得百年以上的醉翁榆一度仅剩下3棵。然而庆幸的是,国家林业局及时拨出专款,对醉翁榆进行立项拯救,相关管理人员也采取了移植、培育等多种方式,以确保醉翁榆家族繁荫。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