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千年古迹湮没荒草中 乾隆帝在此立"下马坊"

pic_23.jpg

 

千年古迹只剩断石 

 

    “下马坊”位于福清东张水库(石竹湖)的南面,石竹山风景区辖区内,枯水时距水边百余米,盈水时,可淹没石柱一半许,距千年古刹“应峰寺”数百米。如今,这个昭示“皇恩浩荡”的古迹,却只剩几根石柱立在荒草中。昨日,记者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再次来到这个被当地人称之为“神秘的地方”作了一次探访。    

    “皇恩浩荡”湮没荒草中    

    历史上,“下马坊”的地理位置是在古代官方设立的“官道”福州至泉州的必经之路上。经考证,古栈道从镜洋进入福清境内,然后沿着石竹山的“唐代兵营”,经山下的“显镜宫”往西至东张古镇(今水库底)后,从“下马坊”、“应峰寺”穿越而过,进入灵石山后,再翻越至黄檗寺,一路南下出境。

    “下马坊”周边景色秀美,不远处有大片梅林,新枝绿叶,郁郁葱葱。远山,云烟墨黛;近水,碧波浩渺。遗址数百米内为东张水库湿地,一年四季绿草如茵,一派南国水乡风光。

    关于“下马坊”的历史,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该坊为清朝乾隆皇帝赐立的,因为乾隆皇帝曾微服暗访出家隐居在“应峰寺”的生父,并立此坊,勒令文武百官到此均得下马朝拜,以示敬畏。一是传说当年乾隆率兵亲征泉州一带的“白莲教”,军队沿路而下,乾隆帝在此立坊,表示“皇恩浩荡”。

    “下马坊”现存6根石柱,除1根依然完整竖立,1根虽竖立,但只剩半截外,其余4根皆已倒塌。每根石柱上均有碑文,碑上“住香城敏言拾”、“陈淑为妣拾”、“芳兴为母亲拾”等字样,虽然模糊,但还可以辨认。“下马坊”石柱的尺寸长均为270cm,宽分别为30cm、34cm。

    整座“下马坊”宽738cm,长10米以上,遗址面积64平方米。经考证,原“下马坊”石柱上方均有建筑物,附近路面上有很多的石板,疑为“下马坊”的文物,上面均有碑文痕迹,现已无法辨清碑文了。    

    宋时应为“贞操坊”清朝加立“下马坊”    

    从“下马坊”遗留的文字考证,这“石坊”应为“贞操坊”,但为何当地百姓异口同声地称之为“下马坊”呢?此外,“下马坊”残存的石柱上,刻有“绍兴己未”的碑文字样也让人心生疑窦,“(宋)绍兴己未”即公元1139年,距乾隆在位时间的1736-1795年,相差600多年。明明是宋朝的遗物,为何当地百姓却要指认是清代的遗址呢?在记者先后7次深入采访中,周边一带的长者告诉记者,据上辈口头流传,“下马坊”的遗址就是在“贞操坊”。乾隆在立“下马坊”时,“贞操坊”确实已存在不知多少年了。因为“贞操坊”的位置在官道上,而且距应峰寺很近,与“下马坊”所要立的位置刚好相同,因此,后来建“下马坊”时就紧挨着“贞操坊”,并与它融为一体。据老年人回忆,以前在“下马坊”遗址旁,确实立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碑文。后来,在东张水库建成后,“下马坊”周边人烟稀少,人迹罕至,何时倒毁,便无人知晓。随着岁月的流逝,“下马坊”这个曾经令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辉煌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数根石柱,废墟一堆,历史在这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