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书社重现《十竹斋笺谱》 融两大“绝技”

  

    笺谱是古代人用来写信的信纸,在古代,《十竹斋笺谱》、《萝轩变古笺谱》、《北平笺谱》被称为“三大笺谱”。记者昨日在广陵书社看到,继《北平笺谱》之后,融“饾版”、“拱花”两大雕版印刷绝技的《十竹斋笺谱》也重现天日。
    《十竹斋笺谱》
    融合“饾版”、“拱花”
    “饾版”和“拱花”是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中的绝技,“饾版”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钩摹下来,每色刻成木版,然后逐色由浅入深依次套印,形成多色叠印的效果。“拱花”则是利用凸凹两版嵌合,以凸出的线条来表现花纹,衬托画中的行云流水、花卉虫鱼,使画面更富神韵。《十竹斋笺谱》共分四卷,共有图画289幅,均以“饾版”、“拱花”为之,这也是中国古代笺谱中收录图案最多的一部。
    记者看到,已成功雕印出来的笺谱共有几十张,图案清雅,既有文房四宝等文玩,也有花鸟鱼虫等自然景物。气韵生动,玩味无穷。据广陵书社副社长孙叶锋介绍,早在两年前,书社就开始着手重现《十竹斋笺谱》的工作,因为图案繁复,工程浩大,所以至今只是恢复出了四分之一。但是,仅仅是这部分笺谱,就引起业内的极大关注。印刷出来的数百套,已被预订一空。预计在几年之内,广陵书社会完整重现《十竹斋笺谱》中全部图画。
    鲁迅曾为
    《十竹斋笺谱》奔走
    《十竹斋笺谱》集雕印技艺为一体,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印刷史上的丰碑。鲜为人知的是,鲁迅先生曾为《十竹斋笺谱》的流传四处奔走,立下功劳。
    《十竹斋笺谱》原先是明朝名士胡正言所作,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艺术家兼出版家。《十竹斋笺谱》的出现,对于制笺谱图画、勾描择套、雕版饾版、套色印刷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到了清末民初,《十竹斋笺谱》的版本已很少见。1934年,鲁迅先生等人借得一本珍藏本,托付北京荣宝斋复印。因为做工非常考究,当时的荣宝斋主人先是推诿,后来被鲁迅先生为此奔走的劲头感动,才最终答应下来。如今,广陵书社再次倾注精力,让这部中国笺谱史上的经典能够重现当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