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市场古砚复活 砚贵有铭娓娓道来
古砚一直是收藏中的小众,虽然参拍藏品件数不多,但大多是名人大家的古砚精品。如今,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起云涌,在国际古玩市场上,一方古代名砚的成交价也可谓“价胜金玉”。不久前,在西泠印社 2009 秋拍“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砚台收藏中堪称“石渠宝笈”级的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就以 548.8 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文人砚拍卖的世界纪录。
古砚“复活”
作为文房四宝中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在《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写道:“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除此以外,砚还有“石友”“石泓”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而早在唐宋时期,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皇宫贵族争相收藏之宝,刻砚、赏砚、藏砚成为当时的一股时尚风气。
此后,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砚台材料变得丰富多彩。从实用的角度分,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等十多个品种。可以说,砚台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
追溯历史,中华名砚,尤其是端砚和歙砚,自唐代以来被皇家列为贡砚和赐砚。它们的价格往往超过瓷器和书画,而现在又远远地低于其他古玩和书画。对此,著名古玩收藏家、学者赵汝珍先生曾分析说:“在唐宋之时,千百金之砚,比比皆是,甚至万金、数万金一方之砚者,亦所恒有;元明相承,价格日升,直至晚清,砚价仍保持其历来之平衡。乃至清末,变法维新,西洋文化东来,不用毛笔者,亦可在社会上占重要之地位。于是,国文失去其固有之重要地位,古砚之价值遂愈趋愈贱矣。在以前值500两者,今最多不过500元。虽元、两相去无几,而实则跌价甚多矣。说者谓此种跌价乃自然之结果,以前有用,今日用之者少,理固宜也。骤闻之,理由似甚充足,但细考之,仍非也。夫古玩者,均无用之物也,其价值不得之于用途。以前有用,今日无用者甚多。如古玉器、古铜器等,均昔人之所必须用者也,今则均无所用矣,然其价仍今贵于古,何也·”
不过,如今在拍卖市场上,古砚这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的收藏精品,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价值重估运动,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正在不断体现。
砚贵有铭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与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文人多爱砚,上等的书法精品自然离不开一方好砚。文人雅士每得一方好砚,或为之赋诗作词,或为之铭文书画。
在收藏圈,尽管年代的长短对藏品的价值有一定影响,但砚台却非常独特,它的价值不是由年代来决定的。决定砚价高低的因素有三点:一是砚材。上好的砚石是决定自身价值的根本;二是雕工。精湛的工艺使砚石神韵倍增;三是刻铭。一方砚上诗、书、画、印一应俱全,且砚主人名气愈大,年代愈久则价值越大。
文人砚,重品位,讲文采,雕刻铭文,刀痕不外露而内含,似神来行笔,仙来运刀。所刻之铭文与原作书法完全一致,笔体笔锋丝毫不差;格言警句、妙文趣语,恰到好处,正所谓:“砚如其人”。俗话说,“砚贵有铭,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许多名人对砚台,特别是久负盛名的端砚、歙砚喜爱有加,他们会在自己使用过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有名人题款的砚台价值更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