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说说严仓古墓三谜团

湖北沙洋严仓主墓发掘出的文物被陆续运往荆门博物馆,楚墓群现场考古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

历时3个多月的发掘,出土了一些竹简和一辆战国指挥战车。专家称,这些重大发现对研究战国中晚期的兵器和军制等历史课题有重要意义。

古墓现场发掘工作暂结束,围绕古墓的猜想却接踵而至。

“墓主人”是谁?

严仓古墓群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共有古墓13座。因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需要,2009年10月文物部门决定对严仓古墓群中规模最大的獾子冢进行抢救性发掘。

獾子冢墓穴口长34米、宽32米,相当于两个篮球场面积。四边各有15级台阶向下,在底部形成棺位。主墓西边是车马坑,东边是长约19米的墓道。从墓葬规模看,专家推断这座楚墓可能大有来头。

此前民间相传,墓主人可能是春申君黄歇。黄歇是东周战国时楚国大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据史料记载,黄歇是黄国贵族后商,以礼贤下士、门客众多著称。

经过考古专家甄别,这一传说被基本否认。严仓古墓距楚都纪南城约25公里,是以纪南城为中心的高等级墓群组成部分。从目前发掘情况看,墓主不可能是黄歇。民间传说中黄歇墓所在地距离现在的发掘处还有10多公里。目前也没有找到黄歇下葬于此的历史记载。

让专家费解的是,墓室规模小,车马坑规格却很高,有点“怪”。

考古专家在车马坑中出土了“指挥战车”,并在墓室随葬品中发现大量兵器。兵器多,墓室小。专家初步估计墓主身份是战国时期楚国士大夫。然而,随后的发掘却令考古队员失望。出土文物并不多,主棺中没发现诸如佩饰等能证明墓主身份的物件。随后,他们在2号坑车舆内出土了铜戈,上面刻有12个字铭文,证明其制造年代是魏惠王26年,即公元前344年,由此推断獾子冢年代可能属于战国中期偏晚阶段。这为判断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线索。

严仓古墓发掘项目领队宋有志说:“棺内剩下的东西不多,有一些银片,有一个玉珠,一个铜簪,还有伞的残片,另外还有一个铅牌。墓主人身份可能与军事有关,要等到清理以后才能判断。”

“红脚印”为何?

1月22日,主棺两边的墙板被取出时,眼前的景象让在场人员惊叹不已:主棺里层涂有红漆,色泽非常鲜艳。专家说,这是“髹红漆”,通俗地讲,就是刷红漆的意思。

战国在漆工史上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器物品种和髹漆技法有很大发展。据传,髹红漆是提取漆树上一种天然植物制成的生漆,加朱砂后色泽纯正,“刀枪不入”,性能比现代的漆毫不逊色。遗憾的是,这种技术已失传。

主棺棺盖从墓坑运至地面后,一个“红色脚印”引起大家关注。这个脚印明显是一名成年男子脚蘸着朱漆所留,印记十分清晰,正好位于墓主胸口处。

脚印来自2000多年前,极有可能是当年下葬时,为棺材刷红漆的人不小心留下,或是有人以此作报复,在胸口踩上一脚,让其永远不能翻身。

考古专家分析,“神秘脚印”的出现有三种可能:可能是盗墓贼作案时所留;可能是下墓人员在下葬时无意中留下,还有可能是工匠在制作棺木时,脚印就留在木头表面,刷上油漆后,墓室内部特殊环境使脚印凸显。

“残骸骨”疑云

1月17日下午1时许,工作人员搬开墓室上的木板,揭开了墓室的神秘面纱。但袒露真容的墓室让人吃惊和惋惜:主墓室和四面的厢室均已被打通,通道从西边台阶上的盗墓通道开始,通向北厢,随后转向,打通主墓室并通向东厢。从现场可以清晰地看到,淤泥积水从通道涌入充斥各墓室,站在坑边的人们凭肉眼无法探到任何令人惊喜的发现。

最让人吃惊的是,从北厢看去,主墓室的积水里留有一只黑色圆口器皿,该器皿两耳上均系着麻绳,绳子浸在水中,尚未腐朽。荆门市博物馆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说,这个器皿肯定是现代盗墓贼遗留的作案工具,各厢室之间的毁损极有可能是盗墓贼所为。

从考古发现看,墓穴惨遭破坏。墓主尸体被丢弃至外椁室,头骨、腿骨在棺外,部分骨头在棺内。

起初专家判断为年代较早的盗痕,然而墓室内“出土”的现代黑色橡胶(24825,-145.00,-0.58%)桶,加之到处散落的已炭化的木渣和被锯成一截一截的椁盖板,这些表明,这个古墓曾经被现代盗墓者洗劫。

墓主尸骨到处散落,是盗墓者所为还是死者生前仇人蓄意破坏?这让人想起馆盖上那个神秘的“红脚印”。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