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瓷博物馆(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瓷博物馆,听到这个名字,人们往往想到小心摆放的精美瓷瓶、瓷罐,可是走近天津这座博物馆,你会发现,它完全出乎意料,是一座超现实、让人跌破眼镜的奇特地方。

  没错,古瓷博物馆里当然有很多古瓷,不过,最先把你镇住的不是完整的瓷器,而是数量庞大的碎瓷片。从汉唐到清末,这里一共有7亿多片瓷片—但是这些瓷片不是安静地躺在展柜里,而是贴在墙壁、门廊、窗户、屋顶这座博物馆整个是由瓷片建成的,正如它的名字—“瓷房子”。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片瓷

  这座建筑原是天津法租界里的一栋小洋楼,博物馆主人张连志历时8年时间,用7亿多片瓷片把它重新塑造一番,内外墙壁、屋顶、走廊等等地方都装饰满瓷片。这些瓷片大部分来源于海河三叉口,那里曾经是商船从南方运输瓷器进京的必经之路。商人通常会在河口检查货品,把途中打碎的瓷器扔掉,久而久之,河底积累了数十亿的瓷片。博物馆目前依然在继续建设之中,计划一共使用15亿片瓷片,这样就能让“平均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片古老的瓷片”。(图1、图2)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2

  最高贵的中国红

  古瓷博物馆的最高处,有一颗红色五角星。这颗星星不简单,它是用“祭红”瓷片拼而成的。“祭红”是明朝皇帝祭祀专用的红色瓷器,这种御用瓷烧制技术复杂,传世稀少,非常珍贵。因为它颜色犹如朝霞,所以又叫“霁红”。(图3)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3

  帽筒柱栏

  帽筒是尺把高的瓷制圆柱筒,清朝大臣用它来放官帽,后来也成为民间的帽子架,但多用于摆在桌上作装饰。博物馆用这些精美帽筒拼成栏杆墙柱。(图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4

  奢华厕所

  瓷房子整体设计独出心裁,就连厕所也不例外。厕所里同样装饰了大量瓷片、瓷器,瓷瓶顶部还装饰了大量白色、紫色的水晶石。(图5)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5

  价值连城的一墙“碗”

  在博物馆中,这是价值最高的一堵墙,因为墙的上碗都是“钧瓷”。看过鉴宝节目的人知道,钧瓷是中国古瓷中,最昂贵、最有收藏价值的一种,民间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钧瓷是均窑出产的瓷器,兴盛于宋代,颜色艳丽,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变化。在明清时期,钧瓷就已经非常珍贵,留到现在的,更是价值连城(图6)。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6

  展品粘在墙上

  瓷房子室内虽也有不少展品,但最“吸引眼球”的是建筑本身。来到这里,观众往往会有“眼睛不够用”的感觉,因为整栋建筑每个角落都充满精致的艺术品和文物,它们大都被粘在墙上:除了7亿多片古瓷,一起搭配粘贴的还有大量木刻、砖雕、陶俑、石像它们都是馆主从各地精心收集来的。固定它们的是用糯米与蛋清制成特殊“胶水”,这个配方也是“文化遗产”,明代修葺长城用的也是它(图7)。历代铸钱的泥范(图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7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8

  揭开天津历史一角

  瓷器之外,瓷房子博物馆里还有丰富的展品,包括有一些与天津历史有关的文物,这些展品揭开了天津近代史的一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9

  图9 中国现存最大的二彩琉璃狮子,曾属于天津段祺瑞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0

  图10 西式的木质梳妆台,主人是末代皇后婉容,曾在溥仪天津寓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1

  图11 大沽口炮台的铜炮

  猛猫下山

  古瓷博物馆一共有700多只瓷猫,其中大多是猫型瓷枕。猫枕被装在外墙立柱上,头向下,取“猛虎下山”之意。这些瓷猫枕并不一定都要真的放在床上做枕头用,可以放在家里做摆设。博物馆各处都有好东西,就连树上也装饰了瓷猫、瓷鸟巢。(图12、图13、图1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3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