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时策划“四王吴恽”专场拍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鉴 《仿古山水十开册》


  北京匡时在历届拍卖中,都会根据市场变化推出有分量的专拍,并且均获得成功。在09秋季成功举办了“清代扬州画派作品专场”之后,目前匡时又在积极筹划2010年春拍的“清初四王吴恽作品专场“拍卖。


  并称“四王吴恽”的清初六家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六人以其特出的才具和别开生面的艺术,遗泽后世极多。作为清初画坛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流派,“清六家”的作品一直被作为正统派绘画而广受推崇。在近年来的艺术品市场上,“清六家”作品深受藏家青睐,精品佳构往往成为市场热点。


  据匡时拍卖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目前征集到的作品中, 以王鉴71岁时的《仿古山水十开册》和吴历《古木竹石山水册》最为精彩。


  王鉴是六大家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作于1668年的《仿古山水十开册》,是其最具自家面貌的精品。此册用笔沉酣,色墨润泽,每开均题所仿前人,备极精彩。其中仿惠崇、仿松雪、仿大年,用青绿重彩,明净艳丽而不失书卷气,可见王鉴确为四王中最擅青绿者。而仿小米、仿贯道等开,则可见其用墨的造诣,湛然沉郁,墨彩焕发,功力非比寻常。此册保存完好,纸墨如新,每开有安元忠藏印,并曾于1928年、1929年连续刊载于《湖社月刊》第十一至十七、二十二至二十三期,是当时极有影响的私人藏品,随后为民国著名收藏家王南屏收藏。


  与“四王“等人选择在京活动、以期上达天听不同,吴历却醉心乡野,并半道成了虔诚的天主教徒,而其作品也因此传世较少。本次参拍的《古木竹石山水册》尽管未署年款,但笔精墨妙,神韵超凡。所绘皆为枯木、丛篁、萧村、乱石,信笔拈来,却平静异常,足见吴历当时心境,而此亦可据断其为晚年巨迹。本册另有民国著名鉴藏家徐宗浩、陶北溟题签,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曾多次参加在美国纽约、意大利罗马和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明清书画精品展”等展览,并出版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品集》等著作,随后又在1989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35.2万美元成交,是一件极为稀见的吴历巨作。


  除了以上两册以外,王原祁、王石谷、恽寿平的精品佳作同样引人注目。


  “南华秋水”与“北苑春山”是唐宋以降文人最青睐、最向往的生活要素之一,以致后世丹青所绘,多有此类,如王原祁《仿董巨山水》即是其例。这件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及《朵云轩藏书画精品集》的王氏晚年绢本大轴,径题“架上南华秋水,屏间北园春山”,显系王氏有心之作,集中体现了其在结构、布局、艺匠经营及笔墨方面杰出的造诣。


  因对石谷山水拳拳服膺而改事没骨花卉并卓然成家的恽寿平是六家中享年最短的,但其艺术却毫不逊色。成亲王诒晋斋曾收藏的《桃花带雨秾》是恽氏极具自家特色的作品之一,桃枝从幅外伸入,极得窈窕之致,而敷色明丽、点染空灵,洵为杰作。该作品原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出版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和《艺苑掇英》。


  王翬《江山平远图》为其晚年精品,题款虽云“拟巨然江山平远补入右丞诗意”,而作品则是其本人典型风格,画中山色郁茂,笔法繁密,林壑繁复而不失明爽之致。细秀的用笔,浓润的设色又显示王翬晚年渐入佳境的笔墨功夫。作品原为民初大家姜筠所藏,1928年有正书局出版《石谷画稿》将其收入。上海博物馆亦以珂罗版精印传世。


  此外尚有六大家各种题材作品多件,或古拙、或轻灵、或浑厚、或苍劲,为六大家艺术收藏及爱好者提供收藏和欣赏的良机,也势必成为今春内地拍卖的亮点。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