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西周城址发掘新进展 车马坑和殉马子夜运抵济南

  山东省高青西周城址发掘工作有了最新进展。7日傍晚,记者采访山东省文物考古所所长、本次高青西周城址发掘队领队郑同修时获悉,6日下午,由5辆大型平板车组成的运输队已从高青西周城址考古工地出发,载着整体起取装箱的5座马坑和1座车马坑,启程前往济南。7日晨零时许,记者和郑同修取得联系后得知车队已经安全抵达济南,正在赶往省博物馆老馆。

  郑同修介绍说,高青西周城址已发掘西周墓葬9座,其中6座墓葬随葬有青铜器。其中两座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型墓葬。两座“甲”字形大墓位于夯土台基的北侧,分别编号为M35、M36。M35墓道内殉车两辆,没有马,其中近墓室的车保存较好,有车衡、辕、舆及车轮。南端的车拆散殉葬,保存较差。M36位于M35东侧偏南,两墓间距10米,两者方向一致,结构基本相同。墓道内随葬车两辆,均拆散随葬,其中靠近墓室的车髹黑漆,车舆保存尚好,车轮则分别竖直倚靠于两侧墓道壁。

  两座“甲”字形大墓与圆形夯土台基之间,集中发现了5座马坑和一座长方形的车马坑。马坑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形制,仅有马骨架,无马具或马饰。两座坑内葬8匹马,头向南,面朝南或东南,后腿弯曲伸向西北,骨架分南北两排依序并列摆放,每排4匹,前排四匹马的后腿分别压于后排马的颈部,这两座马坑位于M36墓道的东西两侧。两座马坑各葬6匹马,头亦向南,其中一座坑内骨架分南北两排摆放整齐,前排2匹,后排4匹,由西向东依序摆放。另一座坑内马骨架摆放方式较特殊,六匹马两两成对或相背放置,头向不一。比较特殊的现象是在马坑的中间还放置了一个牛角,据此推测该马坑可能和祭祀有关。另一座马坑内埋马2匹,头向北。夯土台基的西北部有南北向车马坑一座,坑南北长14米,东西宽3.4米。从暴露的情况看,内置车3辆,车腐朽严重,仅存灰痕。从初步清理情况看,南部两辆车皆由四匹马驾车,马头上均佩戴精美的青铜和串贝马饰。北部一辆车两匹马驾车。罕见的是,从初步清理的情况推断,驾车的马是立着的,这在全国的车马坑考古发掘中是没有发现过的。

  郑同修告诉记者,本次起运,5辆车共装有7个大箱子还有几个小箱子。起运工作从昨天早晨开始,用了一整天时间,运到博物馆老馆后将搭盖钢架结构的棚子,准备进行室内清理工作。届时将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进行清理、加固和保护措施,春节之后将继续进行室内清理工作,到时可见到车马坑的全貌。(作者:张彤)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