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之前报道的广州启动名小吃申遗的消息引起了业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昨日,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除了沙河粉外,艇仔粥、布拉肠粉、泮塘马蹄糕、姜撞奶、叉烧包、虾饺、云吞面、萝卜牛杂、顺记椰子雪糕等10种名小吃也宣布正式踏上申遗征程。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第一届中华名小吃评比至今,广州地区就有76款入选中华名小吃,其中,有十余种名小吃符合申遗条件。广州名小吃申遗工程昨日正式启动,今年内将会为荔枝湾艇仔粥、布拉肠粉、泮塘马蹄糕等品种提交申遗申请表。
对此,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叶春生教授指出,莲蓉饼食制作技艺和鸡仔饼制作技艺已成功入选广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沙河粉、荔枝湾艇仔粥、布拉肠粉、泮塘马蹄糕等小吃品种,都有悠久历史,依托于传承人而存在,以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这些因素都符合申遗的要求,有实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
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会长区又生表示,广州并不缺乏美食,只是缺乏宣传和包装,令国内外游客来到广州也不知什么是广州的名小吃。由于不注意保护,传统文化及非物质遗产被抢注而造成城市无形资产流失的例子并不鲜见,因此,政府、行业和传承人要携起手来,共同推进广州市传统名小吃“申遗工程”。
据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透露,广州将力争在五年内有10种名小吃的制作技艺能被认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