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东汉小官吏"睡"千年 四川最大崖墓群现绵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在绵阳涪城区新皂村一座山头上,发掘出目前四川最大的崖墓群。据了解,此次发掘是为配合成绵乐城际铁路建设,从去年6月开始对铁路沿线进行勘探、调查。除此次发掘的崖墓外,考古人员在铁路沿线共发现包括遗址、古墓和3处地上文物70余处,时间跨度从商周至明清。

  150座崖墓很壮观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前往绵阳涪城区新皂村的发掘现场。崖墓分上中下三层,均分布在山腰上,一字排开近600米长。四川省考古研究院文博馆馆员郭富说,到目前为止,考古人员在这座山头上发现墓葬150余座,沿桐子梁山形两侧依次展开,布列三排,面积约5万平方米。

  在郭富的带领下,记者钻进其中一座葬墓,借着电筒光亮,郭富指着墓顶说:“你们看,上面有一条条的黑线,这是古人用墨线刻画的房梁。”郭富解释道,古人建造这座墓室时,体现出“视死如生”的观念。

  墓主横跨商周至明清

  郭富介绍,桐子梁崖墓群是近年来四川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崖墓群。目前发掘的20几处墓葬的墓道都较长,其中一处墓葬的墓道长达23米。墓道保存完好程度堪与三台郪江崖墓媲美,在省内十分少见。随葬器物中,以陶器为主,有文官佣、歌舞伎佣等;铜器有镜、摇钱树、五铢钱等。“从两汉时期开始后,墓葬喜欢仿生前的样子,陪葬品有房子、随从的陶俑及各种用具。”

  在桐子梁山的东侧,还分布有十几个较小的洞穴。据郭富介绍,这些是六朝时期的崖墓,由于当时不流行火葬,因此墓室规模远小于东汉时期。“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推测,崖墓群主体年代在东汉时期,部分延续至六朝时期。”

  身份揭秘:墓主是权贵或小官吏

  郭富说,此次发掘的崖墓群是目前发现的最完善的墓群,初步推断墓主是东汉地方权贵或小官吏。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说,四川是全国保存崖墓最多的地区,目前已发掘的崖墓约5万座。

  周科华介绍,除崖墓外,此次共发现包括遗址、古墓和3处地上文物70余处,时间跨度从商周至明清。“这充分印证了,在古代,绵阳—德阳——成都——眉山这一线是文化最为繁荣的区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