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为何拍场上屡创高价

元青花鱼纹罐,2800万元人民币;元青花牡丹纹罐,1320万元人民币;元青花“锦香亭”罐,4716万港币。这是近期元青花瓷器在国内外主要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

自去年7月份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伦敦克里斯蒂创下2.67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价后,元青花在拍卖场上的价格扶摇直上,成为鉴藏界瞩目的焦点。元青花为何会在众多的瓷器艺术品中脱颖而出从而备受青睐?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解析其中的原因。

“元青花的受宠应了‘墙里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甘学军认为,虽然是中国制造的瓷器,但元青花已经被世界认同。综合元青花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地位等各方因素,造就了元青花今天不菲的身价。

他介绍说,从产生的历史背景看,元青花属于“贸易瓷”、“外销瓷”,因其产生就带有国际性,使它比较容易在今天的国际市场上得到认可。

元青花是元代对外贸易的产物,其销售对象和使用对象是今中东地区。当时中国的瓷器制造业很发达,吸引了中东地区国家来样、来料定制瓷器,比如烧制青花瓷的钴矿料就是从中东地区进口的。不论是贮水用的元青花大罐还是吃手抓饭用的大盘,都符合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因此直到今天,元青花中的精品都收藏于海外,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德黑兰阿特别尔寺是世界两大元青花瓷收藏地。

其次,元青花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重要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其高价位的基础。同宋瓷相比,元青花在制作工艺、纹饰、形制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变化,并影响到中国日后的瓷器制造业以彩瓷为主,青花成为主流。

虽为“外销瓷”,元青花在纹饰上却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如龙纹、鱼爪纹、缠枝牡丹纹以及像“鬼谷下山”这样的中国人物题材,体现了中国文化强大的融合性与渗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有世界性。

第三,国外对元青花的认知和研究水平要领先于国内,也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比其他中国瓷器更受推崇。上世纪50年代,一位美国人对英国大卫德基金会收藏的青花瓷器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至正型”元青花的概念,才使世人认识到元青花的存在。而因为没有实物佐证,国内对元青花的研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元青花在江西的出土才真正开始。到目前为止,国外对元青花的研究依然领先于国内。

第四,中西方收藏观念的不同,成为元青花在国外拍卖市场屡创高价的原因之一。拿近日克里斯蒂拍卖的鱼纹罐为例,预展期间甘学军曾看过此拍品,认为其品相并不是很好,但它还是被拍出了28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原因何在?

他认为,造成这种结果源于东西方收藏观念的不同。中国人收藏力求完美,更看中藏品的品相,即使有一点瑕疵,也会使珍罕的艺术品身价大跌;而外国人在收藏中更注重一件艺术品的历史价值、艺术地位以及在工艺制作上的难度等,对于品相的高求没有那么高,因此即便是有瑕疵的拍品也能高价成交。

最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华人经济实力的提高,一方面造成华人在国际拍卖市场中的广泛参与,同时带动了中国艺术品价位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也给国外收藏者以更多信心,使他们愿意收藏中国艺术品。

到目前为止,元青花的拍卖高价都是由西方创造的,而不是在中国本土。甘学军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国内很难找到元青花精品,另一个原因是国内对元青花的认识和研究相对肤浅,造成市场上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赝品,影响了收藏者的信心,也使得元青花在国内的拍卖价位远低于海外。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