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匾“失窃”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物不见啦!”“石匾被偷走了!”街坊电话一个接一个拨到记者手机上。黄姨着急地说:看了《羊城晚报》上周四a18版的报道,得知在德政北路榨粉街发现罕见古代考试文物石匾后,还想带朋友来看看这个难得一见的稀罕东西,怎么过了一天就失踪了?

还是那条窄窄的小巷,还是那些街坊。小巷的麻石路上覆了一个编织袋,湿湿的地上骤眼望去与平常没什么不同,俯身细看才发现,水泥是新铺上去的。掀开盖在上面的袋子,哎呀!“吟梅试馆”石匾真的不见了。

谁搬走了文物?街坊们互相询问,无人能答。

市内两家重要博物馆看到报道得知此石匾后,连夜开具文物征集证明准备收藏保护,当工作人员星期天一大早赶到现场时,石匾已不见影踪。“报警,快报警!”街坊邹先生急了;做水果档的阿明也歇了手出来探寻;最先的发现者梁医生闻讯,专程打的从几十公里外赶回来查看。询问左邻右舍,巷对面的李先生表示,星期六一大早,好像有几个人在这里巡过几转,当时路人不多,想着石匾牢固地砌在地下,街道的治安一直也不错,也就不以为意。

石匾没个着落,大家都像丢了些什么重要东西似的,三五成群议论纷纷。其后,还不断有市民拿着报纸来到想一睹文物风采,可都没如愿。等到大部分街坊都知道这个消息时,已是星期日中午了。

博物馆征集人员联系当地街道办事处,但由于系休息日没联系上。

难道石匾真的被偷掉了?就在大家真的要报警时,一位休班的小区值班阿叔经过,他插了一句:星期六一大早,我也见到这些人,因为要值班没出来看,可好像有居委的人在里面呢!

不过,等街坊唐老伯拨通一位居委人员电话,对方却表示不知此事。

一晃又过了一天。昨天上午,记者拨通了石匾所属地———广卫街办事处电话,办事处卢主任表示,并不知情,会立即调查。约三小时后,街道梁小姐打来电话对记者说,“经多方求证,初步证实是有博物馆人员找到居委人员,将文物石匾征集走了”。

为了查证,街道还专门调出监控录像,证明这一挖宝行动的确有当地居委工作人员在内。昨日下午,他们与专区民警一起,专程赶到农讲所求证,得到农讲所肯定的答复。

原来,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见到本报报道后,非常重视,立即请示了上级,并开具了证明前往当地居委,但由于时当周六,居委主任也联系不上,于是临时找到一位工作人员,一起将石匾“快手快脚”搬回去了。记者稍后从农讲所旧址纪念馆保管部林副主任处证实了这一消息。林副主任对众街坊与街道对文物保护积极热情表示非常感谢。她表示,农讲所旧址为番禺学宫,为清府学原地,与科举考试有密不可分关系。现石匾已作为重要文物得到妥善保管。

还是那条窄窄的巷,还是那些街坊,大家知道这个结果后,长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满意微笑。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