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首办文物展52件文物呈现“大三国”(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众在观看金缕玉衣

  昨日,“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在国家大剧院北水下廊道开幕。大三国志展是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个大型文物展,百余件展品分别来自11个省市34家文博单位,其中包括52件国家级文物。

  摄铜雀台的龙首石构件、曹操父亲下葬所着银缕玉衣、曹操的“衮雪”真迹……昨日,“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在国家大剧院北水下廊道开幕,百余件珍稀文物带领观众走入了1800年前的“三国时代”。

  大三国志展是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个大型文物展,百余件展品分别来自11个省市34家文博单位,其中包括52件国家级文物。国家大剧院首次启动了4个恒温恒湿展柜放置铜器,并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展览分为史学和文学两个层面,一为“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时代”为主线的正史《三国志》传统史学展,另一个则是以小说《三国演义》著名故事场景与民间传说相编织的文学艺术展。最“重量级”的展品当属铜雀台出土的龙首石构件,经考证为河北临漳邺城遗址铜雀台转角处的角螭首,属于铜雀台螭首中体量最大的一种类型。

  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的考古发掘,让与曹操有关的展品成为了热点。一幅“衮雪”石刻拓片相传是曹操的真迹,当年他途经汉中,见滚滚江水如白雪,遂写此二字,该作品也是从汉隶刀魏碑过渡的书法写照。展品中还有一块“鲍捐之神坐”残石,是个神位,石上所刻的“魏”字写法与现在不同,其在“委”和“鬼”中间加了一个“山”字。据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文物专家杨泓介绍,这种写法与安阳西高穴大墓中的“魏”字写法相似,只存在于东汉到魏晋这一短暂时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