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时 董国强年终盘点的关键词

        从4公司的报表可知,北京匡时2009年表现抢眼,但公司总经理董国强却用一种独特的眼光来做年终盘点,尤其是对今年行情金融资本会相机参与的预言,令人关注。在此,记者不妨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他的观点——

  行情:高歌猛进

  他表示,2009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高歌猛进”。在金融危机带来的紧张气氛逐步散去的形势下,艺术品市场率先走出低迷,并且呈现出一种势如破竹的成长趋势。

  他认为,今年行情的火爆,在外行人看来或许不可思议,其实业内人对此并不惊讶,因为国外藏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巨大,所以把一些多年不忍心转让的古代经典作品拿到中国大陆拍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对有志于成为收藏家的人来说,又是志在必得的作品。两三个人都这样志在必得,他们的争夺就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价。

  特征:精品高价

  他认为,面对这样的高价,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就如同是一层窗户纸被捅破了,藏家和业内人士的心理价格一下子突破了,产生了连锁反应。其结果,就是秋拍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这就带来了“精品高价”现象。

  他以匡时的拍卖结果为例,指出在公司成立后的4年里,前面3年中成交价过千万元的拍品不足10件,而今年一年这样的拍品一共就有16件。这16件的拍品成交额加起来超过4亿元,而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成交额。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这样的“精品高价”现象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

  今年:金融资本

  对于今年的市场,董国强则比较乐观。他认为,也许明年整个市场一件“亿元拍品”也没有,毕竟没那么多的国宝级的文物供拍卖公司来拍卖。但是,市场的总体价格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他强调,艺术品市场的“亿元效应”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在今明两年。对这个市场,关注和参与的人会大幅度增加。他相信古代书画的精品和近代大师的作品还会创出新高。

  他又特别提到,金融资本在过去几年已经在跃跃欲试,而市场的火爆会刺激他们更加迫切的参与的愿望,同时也会让他们加快进军艺术品市场的步伐。一旦金融资本进入这个市场,艺术品市场将从过去的散户行为转变为资本运作行为。一旦如此,中国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将不是我们今天可以想象的。为了适应新形势,面对新的机遇。他们会加大力度做好春拍的准备工作,目前,业务人员已经奔赴港台和东南亚地区等地征集拍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