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领队披露曹操陵挖掘详情 只身下盗洞
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周围,曾经布满了红火的小砖窑场,大面积地取土使这里沟壑林立。正是烧砖取土,使盗墓贼首先“嗅”到了埋藏千年的曹操陵。近日,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讲述了他亲历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发掘出土过程。
发现
考古领队只身下盗洞
2005年,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固岸北朝墓地考古发掘工作的潘伟斌来到了这片土地。2006年的一天,潘伟斌听说西高穴村有个墓被盗了,去现场了解情况。拿手电筒一照,看不到底。他决定顺着盗洞下到墓室看个究竟。
同行的几人拽着绳子一头,潘伟斌拉着另一头下到洞里。向下滑行约4米,潘伟斌感觉脚下碰到了什么东西,以为到了底,便松开手,一下子滚到了一个很深的土坑里。打开手电一看,原来他的脚碰到的只是一个圆锥形土堆的顶部,土堆应该是顺着盗洞流进墓室内的土堆积而成。
墓门被找到时尚完好
墓室内淤泥很多,借助手电光,潘伟斌拿起相机拍照,只拍了两张,相机没电了。四下察看,有被翻动的痕迹。他向前爬行,通过一个通道,又发现一个很大的墓室。他还找到了墓门,当时没有被完全打开。但后来对此墓葬进行发掘、打开墓室后,发现墓门已经被盗墓者彻底砸坏,从墓室内部打开了。
根据墓室用砖、墓室形状和筑墓方法,潘伟斌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座东汉晚期大墓。河南省文物局部门接到紧急汇报后,立即要求当地政府对此墓葬进行回填保护,并要求加强巡护。
高规格形制特征明显
钻探工作刚开始就遇到难题。墓室很深,一般探铲探不到底,探铲长度加长后,仍探不到底。最后,经验丰富的技工将探铲上部系上吊绳进行钻探,发现此墓竟深达15米,墓道长40米、宽约10米。
潘伟斌很吃惊,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湾漳大墓墓道宽4.8米、长30多米。是谁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
发掘发现,此墓坐西向东,墓道呈斜坡状,墓道两壁呈阶梯状逐级内收,明显带有魏晋时期特征。潘伟斌知道这种形制墓道在西晋时期上层社会非常流行,东汉时期则很少出现。难道是这座大墓开启了此种墓道形制的先河?
长长的墓道由一层层夯土夯打而成,每层夯土都只有五六厘米,但夯土中的料僵石显然是从外部带来特意掺进去的,这样能使墓道更坚固。夯土层次分明,十分均匀、精致、细密,从墓道最底部一层层夯打至地面,筑墓时应该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掘
大墓回填保护
仍遭盗贼光顾
2008年,潘伟斌发现已回填保护的大墓又被打开,于是再次进行了回填。同年初秋,乡派出所抓获一批盗墓贼,追缴一块比较完整的画像石。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实地调查、鉴定。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块典型东汉时期画像石,此墓规格非常高,有必要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10个月挖出石牌
2008年11月,西高穴东汉大墓考古队成立,发掘工作于12月12日开始。2009年11月8日下午,考古队员尚金山和信应超在甬道门处,清理出一块残缺的石牌,出现“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字样。60多岁的尚金山兴奋得蹦起来喊:“魏武王!这石牌上写有魏武王!”后与几天前出土的一个小石片拼起来,逐字研读为“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至当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前夕,一共出土了铁器、陶器、玉器等各种质地文物250多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