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免费开放工作进展迅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2009年12月,国家在青海省支持建设的首批34个文化站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第二批79个文化站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将于今年10月完工。截至2009年年底,湖北省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改建和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80余个,今年全省98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将全部建成……
近年来,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仅2009年一年,中央财政就投入10亿元补助近60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措施。“十一五”期间,文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通过转移支付39.48亿元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今年将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为提高乡镇文化站服务能力,文化部通过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把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到文化站和村文化室,为农民群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
2009年9月,重庆图书馆正式开通西部首家数字图书馆,并从当年10月1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实现免费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同一天,杭州运河边也有三个“国字号”博物馆———中国刀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和中国扇博物馆全新亮相,并免费向市民开放。10月30日,全国首个以戏剧为主题的国家级戏剧博物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在安庆市开馆……
从2004年起,我国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实行了免费或优惠开放制度。截至2009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中有1447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已占总数的八成以上。
全国各地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成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等一大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在2009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09年10月1日,在陕西省凤翔县汉丰乡窦村村民李振平通过县广电局装上的新地面接收设备,看上了国庆阅兵。李振平一家是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在全国71.66万个已通电的广播电视覆盖盲村,国家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方式解决。2009年6月底前,首批369.8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调试完成,19万个广播电视覆盖盲村的群众告别了看不上电视的日子。
2009年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提速。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1条,数字放映设备有近3万套,数字电影放映队达到2.8万支,落实年度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3.3亿元,观众超过18亿人次。
2009年,农家书屋工程捷报频传。在北京,2009年新建成益民书屋1020家,今年还将新建1000家。所有新建的益民书屋配书,全由农民自己决定。上海已建成521个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广西已建成农家书屋2572个,覆盖广西44%的行政村,约1500万农村人口受益。截至2009年6月,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9.2万余个,到今年年初将会建成24万个到30万个,覆盖全国40%到50%的行政村,将提前完成“十一五”建设任务。
2009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一年,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文化惠民工程的不断深入,公益文化事业也取得飞速发展,如同源源不断的汩汩清泉,时刻灌溉着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园地,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