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制定普查走访统计制度确保普查覆盖率真实可信

2009年,江苏省普查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得到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12月底,无锡、徐州、常州、苏州、淮安、盐城、泰州、宿迁已率先完成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工作。但与此同时,根据各地普查验收数据反馈,部分地区存在未发现文物点的行政村比例过大的突出问题。日前,江苏省普查办下发简报,要求各地借鉴仪征市普查工作经验,完善辖区内普查走访统计制度,确保实地文物调查覆盖率达标。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仪征市认真落实文物普查各项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筹划,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09年12月,已对全市853平方公里内的11个乡镇(含朴席镇)、2个办事处、155个行政村(街道办)、3683个自然村进行了文物调查,普查覆盖率达100%;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92 处,其中复查88处(消失53处),新发现104处。为扩大普查工作影响,广泛收集文物线索,仪征市普查办边普查边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该市建立了覆盖11个乡镇、2个办事处的基层普查网络,并先后举办三期培训班,对20多名基层普查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据统计,实地文物调查阶段社会各界累计向市普查办提供有效线索70条,使该市实地文物调查工作得到了有序推进。通过线索上报和实地调查复核,仪扬运河及其沿线的十二圩古镇、南门大码头历史街区成为该市新型文化遗产品类的代表。

为确保实地文物调查不留死角,仪征市创造性地制订了普查走访统计制度,要求普查组工作人员与各乡镇普查信息员一同走访辖区内所有的社区和行政村,了解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情况,同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文物普查工作,做到边普查边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以社区和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将调查结果记录在册,加盖行政村(社区)公章,此举极大地增强了普查覆盖率的可信度,成为该市文物普查工作的一大亮点。

附:仪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统计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