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发现先秦时期瓷器陶片 佐证先秦文明发展史

 

这一重大发现再次佐证了古龙川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河源市龙川县佗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今日向本报独家披露,该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佗城境内挖掘发现一批零碎瓷器陶片,经省、市文物考古专家现场鉴定,现已确认为先秦时期生产制造的原始瓷器,这一重大发现,再次佐证了古龙川在先秦时期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同时对今后研究南越王赵佗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

    历史:古龙川文物古迹众多

    据史载,龙川佗城是南越王赵佗的故乡,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之称,也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河源古龙川是“最早客家先民的落居地”,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前后,赵佗奉命南征,从江西沿东江顺江而下进入河源古龙川,在龙川县建立军事营寨,并在佗城筑土城设立治所。越佗在任龙川县令的6年间,从关中迁一批犯人与土族杂居,请求秦始皇从中原准迁15000名宫中少女到龙川与士卒通婚,以至发展到今天,龙川县佗城镇约4万常住人口中,其中该镇佗城村就拥有179个姓氏,素有“中华姓氏第一村”之美称,而且龙川佗城至今保留着48个古老祠堂。目前,龙川县佗城镇已被确认的正相塔、古城墙、官道、苏堤、城隍庙、考棚、越王井、学宫、南越王庙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物古迹共有20余处。

    龙川境内虽然文物古迹众多,但之前一直未发掘发现一件有关先秦时期陶器的历史遗物,昨日,龙川县佗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马建成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04年10月2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该县佗城镇亨渡村亨田自然村发现一座东汉墓葬,共挖掘发现陶屋等4件保存完好的陶器和出土随葬器物33件以及日后发现的多块汉砖,当时为粤东客家地区东汉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但是,有关先秦时期人类生活使用和遗留的瓷器却一时难以找到,这成了当地文物普查人员一直在追寻考古的目标。

    现在:陶片的发现再次佐证了先秦文明发展史

    这批先秦时期遗留的零碎瓷片,是本月下旬在龙川县佗城镇高涧村的一处小山岗发现挖掘的,马建成称,最早发现这批零碎陶片的人是该县佗城镇群丰小学罗老师,罗老师是个文物考古爱好者,他从山岗土中挖掘出来的这些瓷片,近日送给该县文物普查队鉴定,并由此引起了上级文物部门的重视与关注。

    随后,该县文物普查队将这些挖掘发现的瓷片送给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鉴定,结果被鉴定为先秦时期的原始瓷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莫慧旋昨日告诉记者,在龙川县佗城镇境内挖掘发现的这些硬陶碎片,其表面印有方格纹、夔纹等印纹,原料是粘土,表面无釉,属于先秦时期的原始瓷器。莫慧旋称,这些瓷片的出土,说明南越王赵佗当年已将中原文化和陶瓷的生产制造工艺传至岭南,并在古龙川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先秦时期的瓷器陶片的发现,再次佐证了佗城千年古城的古老历史和先秦时期留下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昨日,当地政府已计划拟定方案,对出土先秦陶片的周边地区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挖掘,同时利用三年时间分批修缮、建设、保护一批文化遗存项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