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典礼隆重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典礼现场全景

  2009年12月20日是浙江文博事业发展一个难忘的日子。上午9时,被誉为浙江文化的“航母”在大运河岸的西湖文化广场正式起锚,即 “庆祝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建馆八十周年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典礼”在新落成的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一楼大厅隆重举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国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柏等领导出席开馆典礼。典礼由浙江省文化厅长杨建新主持。典礼上,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浩、省委副秘书长、党史研究室主任舒国增、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后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向浙江省文博场馆志愿者总队成立授旗,最后,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宣布“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国各省级的博物馆、省内市地博物馆、文博界、新闻界和相关省级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嘉宾,以及在杭高校的文博志愿者等500多人出席开馆典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吕祖善省长宣布“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

  单霁翔在致辞中说,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是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博物馆事业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端早、发展快,成绩斐然。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在博物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绩。今天,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和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建成开放,是浙江文化遗产事业取得显著进展的又一重要标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致辞

  葛慧君在致辞中表示,浙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文物事业不断走向繁荣发展。在此,向长期以来支持浙江文博事业的国家文物局和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感谢,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希望省博物馆进一步提升办馆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把博物馆打造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地,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传承和展示浙江文明的重要窗口,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开馆典礼之后,在三楼报告厅举行了“浙江文博八十年暨博物馆建设馆长论坛”,下午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学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杭州论坛暨2009年会”。

  晚上6时半,在杭州浙江国际大酒店,举行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建馆80周年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纪念馆开馆庆典晚宴,全国和省内文博界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致欢迎辞。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和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9年12月22日正式迎接观众。两馆位于西湖文化广场E区,建筑面积20991平方米,陈列面积7600多平方米。两馆以历史陈列为主。一楼为《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二楼为《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三楼为《山水之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与馆藏明清山水画》和《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意匠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十里红妆——宁绍婚俗中的红妆家具》等专题陈列,地下一层临时展厅举办国内外的临时展览。上述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以区域文化为陈列内容,以信息传播为陈列形式,架构全景式社会历史画卷。主要特色:1、抓住馆藏特色优势,发挥文物展品雄辩的说服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两个基本陈列和四个专题陈列共展出各类文物近3000件(组),浙江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悉数亮相。2、引入多种非文物展品的表现形式,打造博物馆展示的视觉场域,以增强陈列的吸引力和震撼力。主要是通过场景、模型等项目,营造丰富的展览空间;通过复原考古发掘现场,营造真实的历史环境。3、完整、活态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馆藏为基础,通过情景再现和多媒体运用,对中国古琴艺术、浙江民间造型艺术、宁绍地区的婚俗进行完整、活态地展示,并着力揭示物质背后的情感、记忆等非物质文化。

  为了庆祝两馆建成开放,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特别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引进《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化精品》和自办《岁月有痕——浙江省博物馆八十春秋纪实》两个展览。这次《国家宝藏》是全国巡回展出的第十站,也是参展文物数量最多、题材最广的一次。展出的八十件(组)文物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从六十余万件藏品中遴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都是举世公认的瑰宝,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宝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钱镠金书铁券和鎏金水月观音铜像两件吴越国珍宝,乃是阔别半个世纪后首次踏上浙江故土,回家省亲。《岁月有痕》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全面回顾浙江省博物馆八十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八十年发展的历史经验,彰显八十年来“浙博人”励精图治、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激励今人及后来者更加努力地在博物馆建设的洪流中奋勇前进。同时,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还举办“笔墨心运——中国美术名家系列作品特展”之《傅抱石作品展》,展出的九十件画作,呈现傅抱石这位现代艺术大家毕生不曾停歇的探索轨迹和杰出的艺术成就。(浙江省文物局 赵幼强 鲍亦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