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新馆开馆 国宝《富春山居图》二度示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观者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上欣赏反映南宋市井文化的微缩景观。

昨天,浙江省博物馆新馆武林馆区正式对外开放,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山水画长卷《富春山居图》的前半部分——《剩山图》再度露面,这是《富春山居图》自1956年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以来二度展出。相对于第一次为期一周的短暂展出,此次展出时间则为3个月。与此同时,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钱镠金书铁券”和“鎏金铜水月观音像”两件五代吴越国时期的浙籍珍宝,也在开馆时“回乡省亲”。在代表元末文人山水画最高成就的“元四家”里,黄公望比另三家——吴镇、倪瓒与王蒙对后世的山水画发展影响更加深远,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更是堪称水墨最高境界的山水画长卷。《富春山居图》描绘秋初富春江两岸的景色,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洋溢着平淡天真的洒脱,是黄公望年过八旬时历经数年所作而成。完成后几次易手,明代收藏家吴洪裕临死前也不舍得离开它,命家人焚烧殉葬,所幸被侄子吴静庵从火中抢出,但已在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人将烧焦部分揭下,重新接拼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拼接而成,被称作《剩山图》;后段纵33厘米、横636.9厘米,损坏严重,修补较多,因当年无用和尚曾与黄公望同游富春江,此画一度被他拥有,后人将其称为《无用师卷》。

《无用师卷》在1746年流入清宫被乾隆皇帝收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大批故宫文物运到中国台湾,《无用师卷》被带去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前半段《剩山图》的去向一直扑朔迷离,直到1956年被浙江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镇馆之宝,在被该馆收藏的50多年里,只在2004年作过短期展览。

“我们一直在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沟通,希望此次他们能出借《无用师卷》,将前后半卷‘团圆’展出。不过台湾方面表示前半卷过去展出随时欢迎,但后半卷却不能出岛。”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浩表示,为了弥补《无用师卷》真迹无法来到武林馆区的遗憾,浙江省博物馆将日本二玄社制作的《无用师卷》高仿品与《剩山图》真迹同时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长卷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