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拍卖进入“亿元时代”

      2009年中国艺术品秋季拍卖,注定要改写历史——11月22日,北京保利中国绘画艺术夜场拍卖中,乾隆御题的明代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和宋代曾巩的书法作品《局事帖》,分别以1.6912亿元和1.0864亿元的成交价,双双创下中国绘画和书法作品超亿元的新纪录;11月23日,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朱熹、张景修等七大家的《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又拍出了1.008亿元。短短两天,3件作品一举突破了亿元大关,这标志着中国书画拍卖进入“亿元时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亿元书画诞生
  2009年秋拍中,3件亿元书画作品的诞生,无疑成为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标志性事件。
  着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并唯一得到乾隆御题的明代画家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以1.6912亿元成交,打破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并荣膺国内单件成交额最高的艺术品。这件作品曾于1992年纽约拍卖会上以62万美元拍出,时隔17年,竟以40倍的价格成交,显示出国内买家的强劲实力。
  价值1.69亿元的《十八应真图卷》,其拍卖过程可谓惊心动魄。据保利拍卖一位负责人介绍,11月22日凌晨1:30分,拍卖师开始起拍《十八应真图卷》之时,由于已经夜战了几个小时,场内买家已散去了一半,场内气氛不禁让在场的人捏一把汗。当拍卖师报出1800万的起拍价时,场内竟无人应价。这幅拍卖前无数人关注的作品,开拍伊始竟戏剧性地出现了可怕的冷场。半分钟的安静后,后区才有人应价,并引发了场内连锁反应。民生银行代理人、山西某藏家及数名不露身份的买家开始轮番加价。标价迅速攀升至5600万元时,民生银行代理人挥手表示放弃。之后,7部场外委托电话开始忙碌,7位场外买家压抑已久的买气开始爆发,以50万元的竞价阶梯竞相举牌,瞬间竞争至7000万元时,两位委托买家放弃。这时场内前方一位买家举牌加入鏖战,当竞价猛攻至1亿元时,场内响起热烈掌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5部委托电话仍在锲而不舍地竞标,价位以百万为阶梯逐级推进,终于由一位委托藏家出到了1.5亿元。此时,场内前方买家突然出手,给出1.51亿元。至此,场外委托买家终于挥手放弃。加上佣金,这幅作品的成交价定格在人民币1.6912亿元,中国绘画的世界成交新纪录诞生了。
  人文精神回归
  有人说,天价作品的出现,是好东西遇上了喜爱它的有实力藏家的结果。《十八应真图卷》和《局事帖》就是两件海外回归的罕见孤品。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艺术品大量精品长期流落海外,致使中国艺术品的地位一直屈居西方艺术品之下。多年来,保利拍卖一直不遗余力地促成中国艺术品从海外回流,从而促使中国艺术品话语权的回归。近年来,保利约有50%的拍品来自海外,在一些重要拍品中,这一比例甚至达到80%。保利2009年秋拍,除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曾巩《局事帖》外,还有齐白石《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以9520万元成交,打破全球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价纪录)、清雍正柠檬黄地洋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以6776万刷新内地雍正瓷最高价格纪录),不仅都被内地买家收藏,而且还改写了天价纪录。
  当然,中国书画亿元作品诞生的意义绝对不止于此。主流的西方艺术史学家一向视中国绘画为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亚种,其根据就是中国绘画缺乏人文精神。他们认为,以山水、花鸟为主要题材的中国绘画艺术,不重视对人类本身的关注和表现。然而,此论实则大有偏差,君不见,二十卷的《宣和画谱》前八卷皆为人物画。吴道子、顾恺之、阎立本、武宗元等上百位中国人物绘画大师如同星河灿烂。也许,中华文明崛起得太早,仅就绘画而言,就早过西方500年。晋、唐大师的真迹已无传世,西方学者被元代以后兴起的中国文人绘画浮云蔽眼,国人也就人云亦云罢了。
  两栖买家出手
  2009年秋拍,中国嘉德、保利、翰海三拍卖大公司分别以十几亿的总成交额落槌,保利拍卖更是以15.78亿元的最好成绩,创造了内地拍卖史上单场成交额的新纪录。
  不仅是古代大师们重现辉煌,近现代大师更是持续受人追捧。齐白石作品再次大放异彩,其代表作《可惜无声》已逼近亿元大关;徐悲鸿作品《醒狮图》估价560万至680万元,最终以1288万元成交;吴冠中作品《坦桑尼亚大瀑布》以3080万元的成交价,成为2009年全球吴冠中作品最高纪录。一连串惊人的数字,把2009年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定义为“疯狂”。
  中国艺术品市场为何如此疯狂?有专家认为,首先是货好。认为“经济不好时藏家会惜售”的理论已经过时,如今许多藏家都不再单一玩收藏,而是一边投资收藏品,一边涉足金融投资。当股票市场不好时,他们也需要抛出藏品来解燃眉之急。由于大市行情不好,一般艺术品很难卖出高价,这时拿出看家好货,才能换来真金白银。其次,有好东西就有好买家。这是因为,许多买家都是两栖投资者,投资艺术品的铁律是只要东西对,就没有风险。即使再猛烈的金融危机,他们也不会甘当守财奴,而是将股市、房地产市场赚到的钱,转投到艺术品领域,或是将投资平均分配,用艺术品市场的盈余平衡股市的亏欠,从而达到整体风险降低的目的。

来源:www.artxun.com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