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县发现唐以来形成的最长

    日前,洞口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境内的罗溪瑶族乡进行野外普查时,发现了一条唐代以来形成的古商道。此古道乃历史上上控云贵、下制长衡、扼守洞口罗溪的唯一通道,是湘黔古道中最长的一段,现存十余华里。

    据介绍,古道边的一块天然大石块上有用描边线刻手法刻出的一个大“寿”字,旁边还刻有“大路走二江”等几行小字。古驿道的青石板路面宽1.5-2米,为了固定,一些石板还在边上凿洞以进行加固,或在险峻坡地立石柱栏杆以维护行人安全。古道一路有风雨桥、亭、驿站等休息场所,一些风雅之士还在路边的一块巨大岩石上刻有许多文字,如“大路走二江”、“学文君子”等,其中有一个大“寿”字,为楷体线刻,当地人传说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书,而这也成了王昌龄曾到过此地的见证(王有诗描写当地景致“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相传,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洪江市黔城镇)尉期间,曾受邀去湘黔古道踏青游览。进入罗溪山区,王昌龄一杯茶水进肚后,脱口说出“莫忘喝一杯茶去;且缓待几阵风来”。后被记录下来,刻成匾对,挂于“思义亭”内。有感于当地山清水秀,人居于此,必定长寿,王昌龄还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在大石块中央画了一个“寿”字。有人请来石匠,依笔画描刻下来,保存至今。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