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多子图》将现上海东方国拍(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大千《多子图》

        海派名家张大千与吴湖帆的精品——创作于1945年的《多子图》与创作于1954年的《稼轩词意图》12月24日将亮相于上海东方国拍秋季拍卖会。其中张大千的《多子图》为其少见之佳作,而孩童题材更是张氏各个时代中最少见,最具人情味的作品。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汤哲明认为,《多子图》正是张大千借宋人与仇英旧稿的“六经注我”,其笔墨气势与境界,难以为唯求精细的画手所能梦见,这是张氏盛期殊为难见的精彩之笔,蕴含了大千世界的绝艳风华。

        《多子图》是张大千自1940年代初面壁石室后画风大变阶段的作品,其人物画风开始追求晋唐壁画中遒劲洒脱的用笔与绝艳的色彩,造型丰润庄严;其山水画风也转向师法宋人郭熙、董源、巨然等,风格趋于整饬壮美,尽弃早年所学石涛等明清人的画风。也就是在这个师学唐宋画风的阶段,张大千又将其研习人物、山水画的触角伸向南宋,并兼及以师法南宋精诣画风见长的明人仇英,此帧作于1945年的《多子图》正是他取法南宋人及仇英的典型之作。

        另一幅亮相东方国拍的吴湖帆《稼轩词意图》虽尽显吴湖帆圆厚滋润、温文典雅,于平淡中见痛快淋漓的笔墨风格,实则却是借鉴北宋王晋卿名作《渔村小雪图》的融古开今的作品。亮相此次东方国拍的海上名家画作还包括谢稚柳早期《花鸟集锦图》、《松鹰图》以及江寒汀、唐云、林风眠等的作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