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时间线索” 方力钧大型个展落户广东美术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致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家方力钧致辞

2009年12月11日,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之一的方力钧来到了广州,同时年底最大的艺术盛会《方力钧:时间线索》个展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该展由郭晓彦女士策划,前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及著名批评家吕澎先生担任艺术总监,它是广东美术馆第一次大规模介绍和讨论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的大型展览。展览开幕同时还举办题为“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判断”的研讨会,研讨会上嘉宾和观众展开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热烈讨论。

展览占据广东美术馆一层4个展厅。按照年代的划分,展厅以1958年开始至1980年和1981年至1993年的时间线索为第一个创作时期的文献部分。第二个部分以1994年至2007年和近期2008年到2009年为线索,展出方力钧2000年后创作的重要作品及最近的潜心之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方力钧作品

其中文献的第一部分,展示了1963年发生的历史事件作为他出生年份的历史记录,还有1975年方力钧在小学三年级创作的第一幅美术作品,以及中学时代与同学及老师的素描作品及课堂练习。通过幼年时代的记录,让观众知晓一个成功艺术家的艺术初始萌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方力钧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方力钧文献作品

文献的第二部分全面介绍艺术家重要的创作手稿,各个思想转折点上的作品构思和行动的重要文献,还有学习和创作实践中的关键资料。此部分的内容将按照三条重要的线索进行:即中国面临的时代变迁的巨大背景;时代对于个人生存的深刻影响;时代境遇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艺术家自我身份的建立进行梳理和展示。策展人郭晓彦认为,在讨论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和后台的问题上,这些手稿中隐现着的艺术家对时代的观察和思考,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以及不可量化的语言变化等等,同时通过艺术家这些不像作品般被固化的材料,作为艺术家成长的档案,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思想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方力钧不再拘泥于单调的创作形式,他开始慢慢从绘画走向了装置创作,展厅中展示了方力钧符号式画面人物的装置作品,一排站立的小人,仿佛也看到了艺术家走过自己创作生活的历程,使观众了解艺术家当前的创作及思想状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方力钧正在进行中的作品

批评家吕澎认为,该展开启了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的历史性考察,“展览的重点不是对观众熟悉的作品给予漫无边际的阐释,而是将那些产生最后作品的因素陈列出来,让我们找到一件作品、一个形象、一个图式或者一个符号产生的种种线索。”通过这些线索,让观众了解方力钧在那个历史背景下的创作过程。

广东美术馆用四个展厅和大堂的大手笔,展出方力钧近30年的艺术创作,有大量文献绘画资料、绘画手稿,早期习作以及专门为展览剪辑制作的纪录片,展览将给广州的观众带来一场声势浩大的视觉享受。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