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元《招宝山炮台图册》画册 重归故里(组图)

        图中所绘镇海炮台曾击退法国海军,击伤舰队司令孤拔图册近期将进行装裱,准备日后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招宝山炮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炮台清兵正在操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英国产的瓦瓦斯后膛钢炮,在击退法国舰队的战役中,立下了大功。有文史专家认为,清军重伤孤拔用的就是这种炮。 

       1885年,法国的海军实力号称全球第二,而大清国正是风雨飘摇之时。史载,1885年3月3日,一支法国舰队在司令孤拔率领下进犯镇海口,镇海炮台官兵奋勇迎战,重创了法国舰队。

        其中,镇海炮台守备吴杰在威远炮台上,瞄准法旗舰“巴夏尔号”发炮,一炮击断“巴夏尔号”舰首主桅,横木下坠,把正在指挥的孤拔压成重伤,法舰逃离战场。三个月后,孤拔在澎湖病重去世。这是晚清对外战场上屈指可数的暂时胜利。

        今年5月,宁波镇海海防馆以35万元拍得一幅《招宝山炮台图册》,画册描绘了100多年前镇海炮台的雄姿。图册日前已被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和浙江省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近期将进行装裱,准备日后展出。

        “使了手段”才拍到珍贵图册

        图册得来不容易,镇海海防馆馆长王杏凤说,拍卖中还有个小插曲。

        这幅图册之前为香港一收藏家所有,今年5月,通过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外拍卖,中国航海博物馆和镇海海防馆两家都兴趣浓厚。镇海海防馆预算出资20万元。

        拍卖开始后,双方互不相让,很快叫价到了20万元。是放弃还是继续追涨?王杏凤说,之后每向上叫一次价,她就瞅瞅边上文广局的领导,确信他没有摇头后,才敢举牌,可竞争对手每次举牌却都毫不犹豫。

        到了30万元,心里更没底了,眼看要跟图册失之交臂,这时,担任镇海海防馆顾问的老将军郑明突然发现,竞拍对手竟是老战友。

        他立即走过去,向他们说明,《招宝山炮台图册》描写的是镇海炮台风貌,图册回归镇海海防馆是很有意义的。老战友理解了郑将军心意,停止了竞拍。最终,海防馆以35万元竞拍成功。

        事后,他们了解到,中国航海博物馆的价格底线是50万元。

        工笔绘画再现炮台立体防御体系

        这本图册采用工笔画法,画面色彩鲜艳、细致入微。图册共33页,分《镇海口海防全图》、《各式炮图》和《炮台兵勇操练图》三个部分。

        其中《镇海口海防全图》描绘的是甬江入海口九座炮台的布防位置。从图上看,炮台依山而建,它们错落有致,有紧挨外海的,有在山顶居高临下的,也有在内河守卫的,参差错落,构筑起立体防御体系。

        根据《各式炮图》的标注,炮台上使用的是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后膛大钢炮,还有从英国引进的瓦瓦斯后膛钢炮(有专家认为,打伤孤拔用的就是这种炮)、阿姆斯脱郎前膛钢炮。这些火炮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算得上先进了。

        《炮台兵勇操练图》兵勇操练图共26页,绘制了26套队列动作。指挥官手持西洋战刀,号令兵使用西洋号角和战鼓,兵勇身着清朝各种制式军装。可见,清朝军队在引进西洋装备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西洋炮兵的训练形式和方法。

        专家推测图册绘于中法战争后

        图册上没有标注绘制时间和作者。镇海海防馆文史专家认为,该图绘于清朝中晚期,准确时间吃不准。

        但有一条线索,镇海海防馆内收藏着一幅《文庄公甲申浙东海防图》,该图绘制了中法战争时镇海炮台的风貌。两幅图进行比较后发现,《招宝山炮台图册》比《文庄公甲申浙东海防图》多出了一个宏远炮台。

        宏远炮台始建于1887年,也就是中法战争结束两年后。由此推断,这幅图应该是在1887年以后成稿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