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修复技术

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在历史上是随着金石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修复方法是利用中国传统的锡焊法和铜胎打制法,将残破的青铜器复原,再用胶水调颜料涂抹,外罩一层黄蜡。著名的“陈侯午敦”、西周夔纹“铜禁”就是利用传统工艺修复成功的。

现代青铜器修复技术继承了古代的传统工艺,并且有所发展。主要方法有:

锡焊法:利用青铜器断口的金属性,将烙铁加热,衔挂焊锡进行焊接,使破残铜器复原。

器形打制法:根据铜器残缺平面大小,剪下相似的紫铜片材,加热后,利用紫铜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用特殊形状的长锤捶打出补配原器的器形,再补配破残青铜器。

翻砂铸造法:用铜器本身完好部分作为模型,将型砂或粘土制成外范,浇铸成残缺部分的金属配件,再补配残缺铜器。

花纹雕刻法:用自制的各种錾刀,按照已摹绘好的花纹(饕餮纹、夔纹、雷纹等)轮廓,用锤击加压法进行雕刻,对照原器花纹,反复重刻、磨锉,直至花纹和原器花纹一样精细为止。

花纹雕刻镶嵌法:将原器花纹摹绘在配件上,选用适当錾刀雕刻(切削)成花纹阴槽,再将镶嵌金属(紫铜、黄金、白银等片材或丝材)用特殊的錾具加压力嵌入花纹阴槽,磨锉平整。

鎏金、鎏银法:俗称“火镀金银”。用水银加热分别熔解黄金和白银,制成金泥(金汞齐)或银泥(银汞齐),再用酸类溶液把青铜器配件清洗干净,然后将金泥或银泥均匀地涂抹在配件上,用炭火加热,使水银蒸发,这样涂镀2~3次后,再将镀件浸入皂角水内,用铜丝刷刷洗均匀,显出金或银色金属光泽,最后用玛瑙轧子轧光。

作假锈法:用漆类和各种粉末型非水溶性颜料调和成各色漆浆和漆泥,参照青铜器本身腐蚀现象,做出形象相同的“地子”和“锈”型,掩盖青铜器修复的痕迹。

去锈法:用酸性或碱性物品,作用于青铜器上,待青铜器锈垢溶解或松弛后除掉,恢复青铜器花纹或铭文。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